笔趣阁
笔趣阁 > 朕才不禅位[三国] > 分卷(23)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卷(23)

  朕才不禅位[三国]

戏志才又说:公为北平太守已久,难道不想更进一步?如今公看破了袁绍、刘虞的谋反之心,若是向朝廷揭露并连破冀州城池,不愁封侯拜相啊。


先生言之有理!公孙瓒道:和袁绍、刘虞这种心怀不轨的小人不同,我可是一心向着陛下啊!


只是天子到底年幼,我在朝廷中又没有可说得上话的熟识,即使立下功劳,焉知能得到表彰?


这点公倒是不必忧心,既然下诏书给您伐袁,而不是命令刘虞,想必朝廷就是看重您的才干。若公不嫌弃,我愿为您的说客,以金珠叩开当今红人并州吕布的门扉,为您谋取官爵。


若真如此,某绝对不会亏待先生,北平别驾一职虚位以待。


此时洛阳并没有紧张的气氛,四军联赛即将开启,校场一片欢腾。


早朝时分,刘协直接穿着甲胄上朝了。文武皆惊,要知道上一个穿着甲胄上朝的天子还是汉景帝。当年汉景帝就是穿甲胄上朝,废黜了太子刘荣,满朝震动。


作为皇帝,穿衣是非常有讲究的。在不同的场合穿对应的不同衣服,都有礼可循。这要是往大了说,就是不遵礼法,或者说是别有深意,表明陛下重视武治了。文臣们连忙问:陛下,今日为何没有穿日常的朝服,可是有要事发生?


刘协轻描淡写道:下朝后要去军中巡视,更衣尚来不及,就直接穿了。


这理由自然是不能说服讲究遵循礼法的儒家文臣,于是好一番劝诫,连平时最喜欢劝诫的恢复三公九卿制度都排后了。刘协既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应下来。臣子的底线,就是要一步步打破的。反正任他们如何说,刘协自岿然不动。


下了朝,刘协踩着张巧手提供的粗跟高脚靴,穿着明光铠甲出席四军联赛。为了让自己显得大只威武一点,也是拼了。至于面容,涂了粗长一些的眉毛,此外还特地戴了珠子比较大的冕旒。冕旒前面的十二串硕大的珠子犹如面纱,可以挡住非近处的窥视。


现在的刘协倒是不担心出现白天在公众面前被人小觑。自从斩了董卓后,即使面容依旧稚嫩,他的天子威仪却越来越牢固。更何况天子的看台比较遥远,也没有士兵敢一直抬头直视他。他觉得出现在校场,对士兵来说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但遗憾的是,他的那些祖宗似乎都不这样觉得,反而认为皇帝应该保持一种距离感和神秘感。其实刘协也不知道哪种效果更好,他自己是很反对君不知臣、臣不知君这种状态的。到底孰对孰错,试试就知道了。


明黄盖子的豪华车辇出现在校场时,兵卒们认出了御用的车撵,无不振奋。都想要在天子面前崭露头角、夺得圣上青睐。刘协也不讲冗余的开场白,直接命传令官传声下去:出类拔萃者御前重重有赏!


为了给兵卒们机会和公平起见,三军的高级将领都不得参加。于是,吕布、皇甫嵩和黄琬皆不插手,都侍立在刘协下侧。


先比冲锋陷阵,四军当场抽签。第一场是一军对二军。两军派出的都是步卒中最精锐的部曲,二军吕布派出的是高顺率领的陷阵营,皇甫嵩的一军派出的是侄子皇甫泽带领的冲锋兵。


伴随着阵阵锣鼓和冲天的助威声,站在校场中间梯子上的裁判官高声喊道:开始!


两军同时冲锋,混战在一起。冷兵器战争都是近身相搏,若不是两军的衣服不一致,还真难以分清敌我。刘协从高台上往下看,见像是两条长长的拔河队伍,各自相持,一炷香的功夫后,二军代表的红色逐渐突破僵持线,有一十几人的小队呈三角形往一直在突围。刘协瞅着那为首的人,似乎是高顺。转头看下方的吕布,果然是面有得色,头上戴着的雉鸡尾翎高高翘起。一刻后,担任裁判之职的兵卒鸣锣收兵,两军到旁边去清点身上染料的数量。


作者有话要说:有种雄起无能的感觉粗长好难哇!


刘虞是个能臣,也是个大好人。《三国志》所言,虞在幽州,清静俭约,以礼义化民。虞为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以能治身奉职,召为郡吏,以孝廉为郎,累迁至幽州刺史,转甘陵相,甚得东土戎狄之心。但刘虞最大弱点是不善战事,和麾下大将公孙瓒貌合神离,控制不住幽州精锐兵马。


第42章 四十二章


对战结果显而易见,皇甫嵩抚着胡须,毫不吝啬夸赞道:二军勇猛名不虚传啊。


吕布竟也不谦让,豪爽笑道:幸而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不输并州儿郎之名。


刘协耳聪目明,听得清楚,有些无语:年轻人,谦虚点成不,人家老将皇甫嵩不要面子的么?


皇甫嵩脸上倒没什么,并没有和这位不满二十的少年将军计较,依旧捻须微笑:看来陛下的赏赐,吕将军是势在必得啊。


承让了,御赐的东西岂能拱手让人?吕布的笑容在明晃晃的阳光格外耀眼。


皇甫嵩转而问:陛下,不知这次您这次打算怎么具体奖赏兵卒呢?


这四项比赛的冠军皆有赏赐,冲锋陷阵和抢夺旗帜的两千胜者分别得头盔和明光铠甲,且均有一百赏钱。刘协笑着说:头盔和明光铠甲都是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如今供给不够,只能赏给最精锐的兵卒。大家也莫着急,未来冶炼司的众多高炉建起来,这些装备还会有的。


皇甫嵩信心十足:承蒙陛下赏赐,既然吕将军对头盔势在必得,这明光铠甲,末将要尽数收入囊中了。


吕布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未必吧,皇甫将军这话也太早了些。


轮到三军和四军的对战,这次四军的新兵们胜了。一军和四军都下去休息,此时各派单人代表,比箭法。拥有出色箭手的黄琬挺起了腰杆,笑着问:陛下,这箭法的第一是要赏什么官职?


刘协回道:我大汉素来以杀敌晋升官职,此种提拔不可过多。依朕所想,普通士卒晋升为伍长,伍长晋升为什长,什长晋升为队长,以此类推,最多只能晋升一级,爱卿们觉得如何?


灵帝喜欢提拔喜爱的宦官,动不动就令无功之人连升三级,令武将失望。当今天子的想法说出来后,众人皆欣慰笑道:陛下圣明。陛下亲临,拔得头筹者得赏赐,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也不能一步登天,军功升职的本源不能变。


射箭讲究百步穿杨,若是能射中百步之外的靶子,箭术就已经很高明了。所以他们这次比的就是射一百步以外的靶子,共射十箭,谁中靶心次数多谁得胜。


刘协笑道:看到他们,倒是让我想起了练习箭术的日子。


吕布:若陛下勤加练习,百步穿杨也不是不可能。


刘协近距离射静物很准,若是远距离的骑射,他的气力不足以拉开大弓,准头也下降得厉害,想到演义里面献帝许田射鹿的悲催故事,便应了:那还要吕将军继续辅导朕骑射功夫才行。


自古名师出高徒,演义里面,吕布隔着一百五十步,都能轻易射中方天画戟的枝尖。若论箭术,还是吕布的箭法举世无双。


吕布答应得干脆:诺!


若要两两对战,有些费时,后来这比箭法就临时改为同时比赛。此时四位代表都站在箭靶一百步开外,在锣鼓落下后射出了第一箭。


黄琬奇道:咦,四军这小兵很稳。


紧接着,小兵射出了第二箭,又是正中靶心。


吕布认出了此人,正是当时刘协让他调职到京中的于禁,没想到这小子箭术也不错,不由侧头看了刘协一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