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拯救被人渣耽误的人生(快穿) > 分卷(6)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卷(6)

  拯救被人渣耽误的人生(快穿)

沈约的机械班一座难求,顾思清退出课程后,座位很快就被其他人占了,足见沈约机械班的火爆。


好消息是张队长看到村民和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加上从机械班毕业的同学能很快从普通的劳动力上升到一个技术工种,这让他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于是大力支持扫盲班的开办,顾思清和几位知青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基础知识,竞争上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县里的领导也注意到了红旗大队这卓越的贡献,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下到红旗大队参观一圈后,回去就将张大队长和沈约好好的表扬了一番。


此时的沈约也成功改造出了第一辆农用拖拉机,正式在红旗大队麦田里登场亮相,大大解放了人力,村民们摩肩接踵的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据说,后来这张照片一直挂在了沈约纪念馆,供后来的学子参观学习。


张队长感叹,沈约真是一个福星,自从他来了红旗大队,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沈约开机械班的时候,其他大队的大队长那叫一个眼红,可是没办法?谁让这么出息的知青不是分他们那里的,压下心里的酸意一个个跑过来和张队长说好话,捧的张队长那叫一个舒坦,觉得自己真是捡到宝了。而且镇里的领导还私下找他偷偷聊过,说他有机会还能挪一挪。


后来,红旗大队的机械班正式向全县招生了,只要有机械方面的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但是和之前不一样报名的都收,这次招收的学生需要先考核。题目也不难,都是比较基础的问题,只是做个筛选作用,如果能够考过考试,就可以正式加入红旗大队的机械班。


现在沈约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初级班的同学了,他正带着自己带出来的高级班的学生研究新式拖拉机的改造方法。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全国人民陷入巨大的悲痛的那天,是因为他们的太阳落山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觉得之前的一些思路是错误的,大力改革,顾思清的家里人给他邮来的包裹里夹杂着几本高中的书籍,也在信里隐喻的讲了,要他抓紧时间好好复习。


顾思清把这件事和沈约讲了,沈约思考了下,之后就拿着信去找了张队长,讲出了自己的猜测。


可能很快的话就要恢复高考了。


张队长作为红旗大队的队长,政治水平自然比一般村民高,加上他经常去县里,消息来源也多了很多。


没人知道那天沈约和张队长聊了什么,只知道第二天张队长拍板通知下去,除了扫盲班再增设一个学习班,初中以上学历才可以参加。只要不耽误生产,其余时间大家都可以免费在教室里面学习。


顾思清主动把家里捎来的书籍分享出来,号召整个知青点的知青你抄一本,我抄一本大家通宵达旦的去抄书,很快准备出两份、三份以至十几份教材。


没有人抱怨,大家满含着对未来的期盼,对家乡的思念,一字一字誊抄着。


对于顾思清这个无私分享的人,知青们更是满怀感激,这是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回城的唯一机会,他们一定要把握住!


有些来的更早的知青知道这个消息后,眼泪更是止不住的流下来。十多年了,他们终于能够回家了。


很快,红旗大队一个特殊的学习班悄无声息的开班了。这个消息,红旗大队的队长也不藏私,在报纸上能看到一些风向的时候,就直接跑到镇里和镇里的领导汇报,然后分析了一下政策里面的导向。


镇里的领导又和县里领导汇报,就这样一级一级的汇报,很快红旗大队的学习班迎来了一大批学员。


随着高考恢复的消息明确传来,张队长直接振奋的拍桌子跳了起来,他承认之前自己有一些赌的成分,甚至偷偷免除了想参加高考的人的工作,以便他们全力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赌对了。


红旗大队的做法很快在其他大队得到了效仿,其他大队的大队长虽然在心里嘀咕,但是还是不愿意让自己担着一个不如人家大队长开明的名头,也免除了本队想参加高考的学子的工作,这消息一出,知青们皆激动不已。


沈约在翻阅了众人搜集出的所有书籍后通宵写下了一份大纲,列出了所有他觉得是重点的内容,让很久没有摸过书的同学能够更有目的性的学习。


这份学习大纲以及重点很快就在全镇甚至全县得以流通,其他人也以得到这份大纲和重点为荣。


高考的时间来的非常的快,在恢复刚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久,考试时间就被确定了下来。


顾思清因为自己扎实的基础底子以及沈约给他画的重点,复习的非常顺利。


高考的那一天,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整个红旗大队的人都以一个年轻人为中心,斗志高昂的走进了考场。


拿到试卷之后,大家甚至在心里默默的尖叫。试卷上考察的内容竟然和沈约划出的重点有百分之□□十的重复。


高考捷报传来,红旗大队百分之九十多的参考学生都考上了大学,那些没考上的主要是因为学习底子太差,但是对复习一年后的二战也信心满满。


这超高的升学率很快引起了县里的注意,这升学率在全国也是翘首!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正是需要知识分子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红旗大队的张队长因为这份功绩很快得以升迁。


顾思清在拿到成通知书的那一刻,高兴地抱住了沈约,这举动在众多兴奋的学子中并不突兀,因为拿到通知书的知青跪地嚎啕大哭的。


填志愿的时候,顾思清思考再三选择报考了s市的重点师范大学的文学系,沈约则选择了隔壁理工学校的机械系。


在庆功会上,很多人坦言没有顾思清和沈约的帮助,自己绝对没有这么顺利考上大学,起码没有这么好的成绩。他非常感谢这两个人在学习上对他们的不吝指教,千言万语都在酒里面。


大家莫不点头,一起干杯,最后一群年轻人都喝醉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要换地图了


第十章:被人渣耽误的知青


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后,顾思清回了一趟家。因为沈约要把手头上的工作进行交接,所以并没有陪着一起回去。


这么久终于见到小儿子,顾思清家人的兴奋劲儿暂且不提,趁着开学前的时间,顾思清好好陪了一下父母家人。


大哥在他下乡的那些年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已经搬了出去。二哥因为正在jūn_duì 服役,所以并没有见上面,但也写信告知了他这个好消息。三姐也谈了对象,已经进行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这次顾思清回来,两人给他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虽然多年不见,但彼此之间却没有丝毫的隔阂,其乐融融依旧是顾思清离家时的模样。


顾思清的家人知道顾思清填报的志愿是s市的学校,当初在细致了解过顾思清的规划后,他们选择尊重他的意愿。


s市不仅是经济繁华,更是也是教育大市,不管是师资还是设施配备,都处于国家领先水平,暂时的小别离和顾思清的前途比就不算啥了,反正大学以后有的是假期,当然是学习为重。


顾思清趁着全家人都在,气氛还算融洽的时候,吐露自己在下乡的过程中谈了一个对象。


这个重磅消息直接把餐桌上的人震住了,顾大哥和顾三姐对视一眼,其实在他们发现顾思清时不时自己一个人偷乐,还捧着电话聊起天来没完没了时,就猜测对方谈了对象,但是一直没点破,终于等到顾思清主动说了出来。


顾父顾母两个人神色也还算好,毕竟小儿子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不过对于那个他对象的身份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下乡的知青和当地人成婚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虽然有一些有好的结果,但更多是不好的结束,这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悲剧。


平常和小儿子通信的过程中,他们也会问相关的问题,但小儿子并没有透露些信息。没想到考上大学了,却有了恋情。


顾母捏紧筷子,斟酌了一下问道,是知青么?还是当地的姑娘?


顾思清也紧张,但是还是选择趁机为对象说好话,是知青,这次高考他也考上了大学,比我分高多了,要不是想和我在同一个城市读书,他青大也读得。


话里话外满是骄傲,沈约的分数确实达到了青大的录取线,但是为了跟他在一个城市读书,沈约还是选择了s市的学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