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7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叫进来吧。”听到王爷召见,孟清和整了整衣冠,迈步进门,纳头便拜,“卑职拜见王爷!”“起来。”燕王说道,“世子说你有计可弱朝廷兵力?”“回王爷,卑职确有一计,若成,可诱德州李景隆带兵前来,助我军再得一胜。”燕王顿时来了兴趣,“详细道来。”“是,卑职有一族兄……”在孟十二郎向燕王献策时,远在南京的建文帝同朝中官员的拉锯战终于进入了尾声。官员们日复一日的上疏讽谏,一点用也没有。建文帝既不打也不骂,只使出一个拖字决,就足以达到目的。不是想休假吗?一直拖着,拖到过年,再上疏也没用。朝中百官第一次发现,奉天殿中的皇帝并不如想象中的好拿捏。到底是洪武帝的亲孙子,执拗起来也是非同一般。庆幸的是,建文帝的对外形象已经定性,仁君不会随便杀人,像洪武朝一样下朝之后直接赶赴刑场的事应该不会发生。御史和给事中们蹦高跳了快一个月,丝毫没有进展,私底下商量了一下,继续拖着吃亏的还是自己,不如给皇帝递个梯子,好歹让他下来,皇帝有了面子,应该不会执拗到底。就算在洪武帝朝,也没有在衙门里过年的规矩。这样的意见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六部天官,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大佬们也表示同意。奏疏写好了,通政使司那边也打好招呼了,连罢官后留京转入地下工作的齐泰黄子澄都表示会帮忙,却没想到,建文帝突然放出一道天雷,咔嚓一声劈到马蜂窝上,其骇人程度,连方孝孺都表示扛不住。或许是下边的官员梯子递得太晚,也或许是建文帝早就对朝中的言官横看竖看不顺眼。总之,年轻的皇帝未同任何人商量,直接下旨罢免了六科左右给事中。依洪武二十四年定制,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为正八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八品;六科共有给事中四十人。自此之后,六科给事中的官职品级和人数一直没有变过。建文帝这道旨意,相当于让六科的二把手和三把手直接下岗,只留都给事中老哥一个,带着手下继续奋斗在朝廷的第一线。关键是,建文帝打的还是周礼的名义。这下子,方孝孺等周礼派彻底被坑了,同太祖派结成的同盟也宣告破裂。朝廷中再次吵成一团,变得乌烟瘴气。建文帝坐在上首,看着朝中百官,脸上现出了一丝冷笑。暂时收拾不了藩王,还收拾不了这群鹌鹑?真当他是软柿子,好欺负?与此同时,燕王已采纳了孟清和的计策,并秘密开始实施。道衍和尚进言,可令孟清和亲自走一趟。计划是他提出的,由他亲自执行,必定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孟十二郎能说什么?只能眼含热泪,感激王爷的赏识和重用,并且发誓,这辈子坚决不加入某和尚的门派。好在燕王深知孟某人的武力值,打算给他派几个保镖。“人多了太惹眼,瑄儿不行,倒是……”燕王沉吟片刻,说道,“郑和,去叫杨铎过来。”杨铎?孟清和觉得这名字耳熟,待杨铎奉命前来,看清他的长相,才恍然,这不是在开平卫时见过的那位杨千户?第六十六章 德州孟清和的计策很简单,在善于用计的人看来,甚至有些儿戏,偏偏是这样的儿戏,却最容易让李景隆上当。燕王了解李景隆,这个志大才疏,欺上瞒下谎报战功的表侄,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向建文帝证明他还有用,有大用!别看他现在掌着帅印对几十万人发号施令,一旦回到南京,下场不会比耿炳文好多少。耿炳文还有开国功臣的头衔,李景隆有什么?爵位世袭,亲戚关系也不牢靠,皇帝对亲叔叔都能下手,燕王公开起兵造侄子的反,一个表亲能有多少斤两?能在朝中帮他的黄子澄被罢官了,即使仍在建文帝身边,也无法公开帮他说话。很显然,皇帝已经发现李景隆撤到德州是怎么回事,否则,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都督平安,魏国公徐辉祖不会接连奉命北上讨燕。帅印还佩着,手中的权利却已经被削弱了。顶着太子太师的头衔,奉皇命在德州秣马厉兵,看似威风,仍是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前传来皇帝罢免六科左右给事中,朝廷中吵成一团的消息,李景隆反倒是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能暂时让皇帝的目光从他身上移开,总是好的。但这只是暂时。到明年春季还有三四个月,这期间,燕王肯定不会安分的呆在北平,必定是四处出兵,把家门口的障碍全部扫平。李景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然就是将把柄送到别人手里。皇帝叫他练兵,就当真老实的蜷缩在德州一动不动,任由燕军收拾了一个又一个,把河北辽东境内全部扫平?李景隆再无能也晓得这其中的厉害。据闻,晋王也在和燕王眉来眼去,燕王手下的jūn_duì 已达到了三十万。十万燕军李景隆都打不过,何况三十万!派出的细作没一个能带回有用的消息,他想找个机会挽回一下面子都不成。哪怕是做场戏,也得有人给他搭个台子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