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10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话一出口,摆明了更赞同朱高煦。朱高炽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退后一步,不再出声。西暖阁内,道衍从宦官口中得知殿内的情形,特地询问一句:“贫僧徒儿可曾献策?”“回佛爷,孟同知未曾出言。只是咱家看着,同知脸色貌似不太好,似是宿醉。”“阿弥陀佛。”道衍宣了一声佛号,他看好的徒弟果然聪明。王爷早已定计,胸中自有沟壑。此时献计,除了惹眼之外毫无用处。世子出言或许有理,但时机不对。高阳郡王有两分王爷的风采,到底急躁了些。宦官见道衍不再出声,回身退出了暖阁。在孟十二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身上已被贴上了不良门派的标签。道衍和尚逢人便以他的师父自居,几番下来,从燕王到世子,从高阳郡王到王府官署,包括燕王身边的宦官宫人,都知道了燕山后卫的孟同知是道衍和尚的徒弟。道理说不通,死活不拜师?没关系,大可在舆论上造势,这可是道衍的看家本领。等到两人的师徒关系众人皆知,孟清和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姜是老的辣,还是一颗小青葱的孟十二郎自然不是老姜道衍的对手。所以,好徒儿,快到为师的钵盂里来吧。道衍微微一笑,百分的慈祥,万分的高深。承运殿中的孟清和突然背后一凉,下意识的回头看看,错觉?沈瑄留意到孟清和的举动,低声问了一句:“可是身体不适?”“没有。”孟清和蹙了蹙眉头,“总觉得……”“什么?”“没什么,大概是卑职还在宿醉,多心了。”沈瑄点了点头,移开视线,没有继续询问。心下却打定了主意,看样子,酒量还得练。如道衍所料,燕王已是决心进攻山东,询问众将意见不过是走个过场。作战计划制定,众将领命,陆续离开王府,回营准备。朱高炽仍旧奉命调集粮草军械,朱高煦和朱高燧被燕王派去帮世子的忙。回头看看跟在身后的两个弟弟,朱高炽万分的头疼。如果换成是孟清和,朱高炽绝对举双手高呼父王英明,换成这两个,不帮倒忙就谢天谢地了。朱高炽摇摇头,叹息一声,再无奈也只能接受事实。孟清和已升任燕山后卫同知,从三品,不是他再能轻易调遣的。少了孟同知,做起与数字有关的工作,效率一下慢了许多。燕王开作战会议之前,朱高炽曾试着和老爹商量,能不能再通融一次,结果当然是不成。不知燕王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另有打算,竟然把朱高煦和朱高燧派了过来。不只朱高炽头疼,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一样。三兄弟面面相觑,难得心有戚戚焉。遇上这样一个不按牌理出牌却武功盖世的老爹,想反抗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老实听话。兄弟都不容易啊。回到城外,jūn_duì 尚未拔营。沈瑄请示过燕王,既然不日便要出兵,何必城里城外的折腾,就在城外扎营算了。燕王仔细想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担心沈瑄的伤势,干脆令刘大夫常驻营中,到大军开拔当日,务必将沈瑄的肩伤治好。升了官位,要做的事情也逐渐增多。沈指挥带伤,另一名同知在白沟河之战中壮烈,卫中上下事务全都压在了孟清和的肩膀上。幸好还有三名佥事帮忙分担,否则,不等大军出发,孟同知就要过劳死,因公殉职了。“钱佥事伤重,无法再从军职,空出来的位置,指挥可有人选?”孟清和翻阅军中名册,除了从开平卫就跟在他身边的人,其余大部分人,他都不甚了解。“暂时先空着。”沈瑄刚换过药,手按在肩上,“待战后以军功擢升。”这倒是个好办法,孟清和不由得点头。卫中十几个千户,身上都有战功,如赵千户等人,更是从燕山左卫时起就跟着沈瑄。位置只有一个,提拔谁都不合适。提拔一个佥事,空出一个千户,下边的百户更多,只是想想,孟清和就一个头两个大。还是沈瑄的主意好,以战功论,之前大家不相上下,这次战后肯定要分出个高低。以战功论,谁也说不出什么。除了佥事,燕山后卫还空着一个同知的位置。这个位置沈瑄不能做主,必须请示燕王。包括佥事人选,也要经过燕王点头才能最后落实。“王爷已定下出发日期。”沈瑄示意孟清和坐下,“十二郎可要回家看看?”回家?孟清和摇了摇头,现在不是回去的时候,此战胜负难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还是紧跟沈指挥方为上策。万一燕王打输了,找人泄愤,也找不到自己的头上。“不回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