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10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喝酒!喝醉了,不美好也美好了。几壶酒下肚,燕王微醺,吴杰已经醉倒。郑和来报,张伦也松口了。燕王摆摆手,“让世子和郡王招待张指挥。”“是。”看着被宦官和宫人搀扶下去的吴杰,燕王捏了捏额头,大和尚的计策果真高明,放走一个没什么用处的高巍,足以让建文那黄口小儿再失人心,自毁江山。拿下山东,即使不能马上攻下南京,划南北而治,守住河北等地却绝无问题。“来人。”“奴婢在。”“请道衍大师到西暖阁。”“是。”建文二年五月辛未,北平城外,燕军完成集结。十余万大军列队,铠甲和兵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战马打着响鼻,略显焦躁的跺着前蹄。此次出兵,意义非同寻常,众将不敢有一丝马虎。为了攻城,大军携带了不少的火炮,由道衍和尚主持的地下兵工厂已搬到了地上,在匠户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虎蹲炮被不断改良,还造出了虎威,夺门将军等新炮。曾在白沟河之战中使用的火箭也被装备军中。张玉请示燕王,火箭与火铳单独成队,归入火器营中,由燕王亲自指挥。见识过一次火器营的操演,孟清和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和明初jūn_duì 的彪悍折服。如果不是现在的火器不够给力,时常有炸膛的危险,很难保证朱棣不会弄出一支领先世界的“现代化部队”。饶是如此,明初的火器水平也是傲视全球,无出其左右者。出征前,依照惯例,燕王发表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说。众将士举刀高呼三声,燕王大手一挥,城头响起战鼓号角之声,大军出发。沈瑄仍为前锋,孟清和不再押运粮草,而是负责哨骑,随时把前方探路的情况向沈瑄报告。哨骑多由皮袍皮帽的蒙古骑兵组成,燕山后卫的蒙古骑兵有一半来自内迁的草原部落。这些壮汉加入造反队伍的目的同朵颜三卫一样,为了牛羊,为了草场。哪怕招揽蒙古部落的主意是自己出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蒙古壮汉,孟清和也不免苦思,打到改朝换代,燕王又要打出多少白条?草场可以赖账,牛羊怎么办?难不成再到别人的地盘去抢?以永乐帝的行事风格来看,不是不可能。想想未来可能被抢劫的对象,孟清和掬了一把同情的眼泪,遇上永乐这样的皇帝,认倒霉吧。燕军浩浩荡荡向山东进发时,德州的李景隆很快得到了消息,立即升帐,下令召集jūn_duì 。在众人以为他终于要英勇一回,率军抵抗时,他却抄起帅印,跨上战马,带着集结完毕的jūn_duì 出城向南奔去。敌人从北来,主帅却向南飞奔?一头雾水的南军面面相觑,随即恍然大悟,跑路!主帅都跑了,他们留下等死吗?众将士立刻撒丫子随着李景隆一起飞奔,没人顾得上城中的粮食军械,此时此刻,跑路要紧。应该感谢李景隆,至少这次他没自己跑,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奔,算得上厚道。燕军前哨抵达时,德州已经不剩一兵一卒,彻底成为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第八十章 收拢人心不设防的德州,像一个好客的主人,准备好美酒,张开热情的怀抱,欢迎着客人的到来。这比喻有点俗,但在孟清和看来,实在没有更好的词句能形容眼前的情形。城门大开,城内守军不见踪影,城头上只留下空荡荡的防守工事。城内百姓紧闭门户,连乞丐都不见踪影。衙门里能跑的都跑了,只剩家在本地的胥吏,战战兢兢的守着空荡荡的班房。燕军前哨抵达时,城中巡检司是唯一“人员齐备”的部门,其余如知州、同知、判官等全都卷起包袱,跟在李景隆身后一起跑没影了。德州不只没了守军,连政府部门都停摆了。听完哨骑回报,孟清和不禁挑高了眉毛。白沟河一战之后,撤到德州的南军至少也有十几万人,一个不剩全都跑了?李景隆弃城逃跑不奇怪,他手下的将领跟着跑也不稀奇,竟连德州的官员都无心守城?意思也总要意思一下吧,文人的风骨呢?“真的连个判官都没有?”“回同知,的确没有。”前锋哨骑也十分纳闷,做了这么多年斥候,今日所见绝对是头一回。十几万大军连象征性的抵抗一下都没有,这也配称是汉子?“我知道了。”孟清和示意哨骑继续打探,即便可能性极低,也要防备城中设有陷阱。“遵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