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1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我等以战阵消磨燕逆战意,灭其斗志,燕逆必乱。”一旦燕军露出破绽,才是大军进攻的良机。不然,盛庸宁可继续用乌龟壳和燕王对耗。压下众将的请战,盛庸严令,再战时,若有谁敢贪功冒进,不顾大局,休怪他不讲情面,军法处置!换句话说,这个乌龟壳似的战阵必须守住了,若敢临阵不守将令,不听指挥,那就掂量一下自己的脖子有多硬。擅自冲出去,不被燕军杀死,回来也照样要挨一刀!盛庸使出了铁血手腕,再无人敢叫着主动出战。不管暗地里如何鄙视盛庸胆小,表面上必须服从军令。翌日,天尚未大亮,南军便在夹河旁列好战阵,等待燕军前来进攻。从早晨到中午,从地平线绽放出第一道曙光到火轮高悬,始终不见燕军的影子。漫长的等待让很多将士焦躁不安,连盛庸也是惊疑不定。燕王是员悍将,举世皆知的猛人。论兵法战略,除了随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的开国武将,无人能出其右。魏国公徐辉祖算一个,可他的用兵之道与朱棣完全是两个概念。徐辉祖擅长正面进攻,燕王却更喜欢进攻侧翼。势均力敌的打一场和背后下手,燕王往往选择后者。通过对燕王的研究,盛庸总结出,在战场上,朱棣对十分乐于玩偷袭。上行下效,燕军将领自然积极向他靠拢。抢劫军粮,游骑骚扰,抢完就撤,打完就跑,燕军的这些业务都是相当熟练。藩王又如何?谁规定藩王就必须光明正大?想到这里,盛庸开始担心,燕军迟迟不发动进攻,莫非又想玩阴招?一整天,南军上下都在焦急与等待中渡过。燕军大营始终静悄悄,不见任何动静。终于,盛庸也等不住了,派出手下骑兵前往燕军大营一探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总要看个明白。骑兵出发,乌龟壳似的战阵依旧。一刻等不到消息,盛庸便一刻也不敢放松。万一燕军埋伏在附近,等着战阵出现破绽发动进攻怎么办?虽然可能性不大,也不得不防。前去探查消息的骑兵迟迟未归,盛庸心中更加焦躁,不得不派出第二股骑兵。“主帅,莫非是燕逆见形势不利,连夜北逃?”都指挥庄得的话,也代表了部分南军将领的想法。盛庸摇摇头,这不是燕王的作风。见主帅摇头,庄得干笑两声,不再开口。良久,第二波骑兵仍是未归。盛庸咬咬牙,手一挥,派人再探!几次派出骑兵,均是有来无回,众人心中打鼓,莫非真有埋伏?终于,骑兵离开的方向腾起了烟尘,不等松口气,盛庸立刻拧起了眉头,情况不对!从战袄与头盔来看,来的并不是南军骑兵,而是燕军!而且全都是蒙古骑兵,朱棣花钱雇佣的外援。“结阵!”不用盛庸下令,将士们立刻打起了精神。盾牌立起,火铳弓弩齐备,只要燕军骑兵进入射程,定叫他们知道厉害。马蹄声如奔雷,南军将士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恰如在陷阱旁等候的猎手一般。奇怪的是,百米之外,燕军骑兵突然拉住了缰绳,从背上取下硬弓。在南军惊讶的目光注视下,一支支样子有些奇怪箭矢,织成一片铁幕,如雨般落下。南军立刻用盾牌抵挡,不想箭矢撞在盾牌上,竟发出了火药的爆裂声。一阵刺鼻的味道蹿进鼻孔,灰黑色的烟尘中,举盾的南军睁不开双眼,只能大声的咳嗽。燕军三轮齐射,立刻调转马头,南军想回击也找不到对象。趁着南军的混乱,燕军推出了为数不多的火炮和连夜建造的投石器,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南军的左翼被铁球和巨石硬生生砸开了一个口子。之前撤下的燕军骑兵从缺口杀入,如一支长矛,狠狠在敌人的身上扎出了一个口子,等着放血。燕军的火炮和投石器并不多,经过两轮射击,粗制滥造的投石器宣告寿终正寝。冲阵的燕军骑兵又射出一轮火箭,增大左翼的混乱,南军的确乱了,可没计算好距离的燕军骑兵不得不跟着一起咳嗽。眼泪鼻涕横飞中,燕军心中打定主意,无论得罪谁,坚决不能得罪燕山后卫的孟同知!着实是坑人呐!大军左翼的混乱引起了盛庸警觉,了解情况后,马上抽调部分中军前去增援。为提防燕王从侧翼下手,盛庸特地加固了战阵的两翼,只派骑兵冲锋,累死也冲不进来。不想燕军竟用了如此手段,饶是盛庸也吃了一惊。按下心头不祥的预感,盛庸下令全军稳重阵脚,绝对不能乱,不能给燕军任何冲破战阵的机会。燕军以骑兵为主,肯定不会携带大量的火炮,所谓的投石器也不过是假冒伪劣产品,起决定作用的肯定还是骑兵!盛庸的想法很正确,调兵的动作也很快,奈何却是无心算忧心,终究好慢了一步。大军左翼的混乱尚未平息,右翼又传来一阵鼓噪声,燕军骑兵趁着南军左翼陷入混乱,向南军右翼发起了进攻。依旧是火箭打头阵,之后却不是投石器和火炮,而是燕军投掷出的长矛。矛身一样经过了个改造,力气大些的,竟能直接穿透南军的盾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