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16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5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笔迹是瑄儿的,主意是谁出的?”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看一眼,由朱高煦开口道:“禀父皇,是兴宁伯与定远侯一同所想。”顿了顿,不好意思的的加了一句,“儿臣和三弟也补充了些,武阳侯也是。”“哦?”朱棣兴致大起,“哪一处?”“回父皇,是巩固边防……”朱高煦所言非虚,巩固边防诸项的确是他和朱高燧所提。奉命备边开平,朱高煦自然不想让朱棣失望。频繁出入魏国公府,除为缓和父皇和舅舅的关系,也为向徐辉祖讨教练兵事宜。徐辉祖曾跟随徐达在北平练兵,熟知边关事务,又是外甥请教,肯定不会藏私。原本,朱高煦也曾向成国公等靖难功臣讨教。登门的次数多了,朝中隐有风声传出,朱高煦才瞬间警醒,意识到此举不妥。徐辉祖同皇室有亲,多去几趟魏国公府没什么,整日往成国公府跑就不是那么妥当。被多事的盯上,参到父皇面前,又是个麻烦。不管兴宁伯提醒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份情他都记下了。至于孟清和出主意让他挨揍一事……反正世子也没跑掉,算不得什么。心中有底,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是言之有物。虽有疏漏之处,仍是让朱棣大感惊喜,连声说好。笑声传出殿外,守着的宦官都能感受到皇帝的好心情。“吾儿甚好。”朱棣问得兴起,就要召沈瑄孟清和入宫。郑和不得不大着胆子提醒,“陛下,已过酉时,宫门已关。”“那就明日。早朝之后,宣定远侯和兴宁伯西暖阁觐见。高煦高燧一起来。”顿了顿,朱棣想起徐皇后之前的劝说,笑容敛了敛,“把高炽也叫来。”郑和弯腰,“奴婢遵命。”听朱棣提到世子,朱高煦和朱高燧表情未变,眼中却闪过不甘。主意是兴宁伯出的,奏疏是定远侯写的,呈送到父皇面前的是他们,有世子什么事?但父皇主意已定,容不得多言,朱高煦和朱高燧只能行礼,带着满心的不甘退出了乾清宫。两人并不知道,在他们离开后,朱棣又翻开奏疏,执笔亲自批改,划去部分,增加数条。过了子时,乾清宫内仍是灯火通明,到丑时,朱棣才就寝。熄灭宫灯,郑和小心退了出去,想起陛下所言的“麒麟儿”,“千里驹”,心头微动。翌日,早朝之后,孟清和同沈瑄一起被召至西暖阁。等了不到盏茶的时间,换下朝服的朱棣从暖阁侧门步入,身后跟着朱高炽三兄弟。让孟清和吃惊的是,魏国公徐辉祖竟然也出现在了暖阁内,行礼之后,还被皇帝赐坐。虽然脸色依旧不好看,同皇帝关系破冰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一夜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身麒麟服的徐增寿朝孟清和眨眼,却听兄长一声咳嗽,当即垂眉敛目,做严肃状。如此,倒同徐辉祖有五六分相似。徐增寿不说话,孟清和的疑问只能压下。但看徐增寿的表现,莫非这是还能同自己扯上关系?孟清和蹙眉,没那么巧吧、朱棣做事毫不拖泥带水,取出批改后的奏疏,直接开门见山。“兴宁伯,互市一事,朕有许多不解之处。”略过沈瑄直接被点名,即使早有准备,孟清和还是心头猛跳。太祖高皇帝不许开互市,他却偏偏提出这条。说不担心,绝对是假的。但皇帝把外援讨薪这事丢给他,总不会因为一封条陈就办了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奏疏都送上去了,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深吸一口气,放轻松。自我安慰之后,孟清和稳步上前,道:“陛下容禀,臣请开互市,一为令归附部落沐陛下天恩,二为边防……”朵颜三讨薪,皇帝赖账的事绝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孟清和这点觉悟还有。所以,说话的技巧十分重要。谄媚过头不可取,适当的拍一拍龙屁则是必须。为行事方便,也顺便刷刷上司的好感度,何乐而不为?“……臣以为,残元已名存实亡。现今大漠,实力最强为鞑靼,其次瓦剌。另有洪武年归附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再次,诸散于大漠的小部落,昔日草原骑兵,今已各自为战,且矛盾重重……”开互市,除了安抚朵颜三卫,也为搜集草原情报,顺便挑拨部落之间的矛盾,方便大明稳坐钓鱼台,看着鞑靼和瓦剌互掐。远交近攻,拉拢一部,打击另一部。扶持弱小的部落,实力强的往死里揍。拧成一股绳的想方设法拆开。有矛盾的一定要打成死结。散落在外围的小部落,能拉拢就拉拢,拉不过来的,可以交给朵颜三卫处理。不是要草场吗?可以。这片地方划给你,怎么做,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