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17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8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目光转向向永乐帝汇报工作的朱高煦,再瞄一眼被召过去的朱高燧。这两位倒能试一试。论起最合适的人选,其实还是朱高炽。在永乐帝的三个儿子里,属他和文臣的关系铁。孟清和皱了一下眉,以目前情况来看,请他帮忙可不是个好主意。“兴宁伯,天子召见。”郑和走过来,打断了孟清和的思绪。收敛心神,他果真是喜欢七想八想,八字一撇还没画出去,直接就想着捺该往哪里画了。但是,既然打定主意要搭郑和下西洋的顺风船,有可能的话,还要去美洲溜达一圈,加强舰队的炮火威力势在必行。谁知道远洋途中会遇上什么?未雨绸缪,从最坏的方向考虑,不说做好完全的准备,照顾到大部分细节总是可以的。如果能先一步登上美洲大陆,说不定历史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小冰河时期,绚烂文明之后的文化倒退还会出现吗?孟清和不知道。但他愿意为此努力一回。历史将他送到这个时代,从一只小虾米奋斗到长出了螯钳,不挥舞几下,实在是说不过去。夹不到人,夹几下空气,听几声响也是好的。跟着郑和走到永乐帝跟前,孟清和纳头便拜。“臣拜见陛下。”“起来。”朱棣的心情很好,笑入眼底,红光满面。“朕听高煦说了,兴宁伯一心为国,再立大功,朕心甚慰。”“陛下夸赞,臣不敢当。臣只是尽了本分,大功当归高阳郡王和三皇子。”孟清和十分谦虚,万分诚恳。表示有朱高燧的支持,他在大宁城的工作才能进展得如此顺利。有高阳郡王在开平卫的努力,犀利的火器才真正问世。“大功当首推两位皇子。”朱高煦分功,孟清和推辞,顺便提出了朱高燧。朱高煦兄弟俩再遭朱棣表扬,很是不好意思,又把沈瑄扒拉出来,如果没有定远侯支援粮饷,并派兵支持边军在大漠的套牛羊活动,他们也不会屡次受到父皇夸赞。所以,功劳要分,赏赐同样要分。“你们能够如此,朕很高兴。”朱棣十分感慨,决定四个人都赏,包括参与改造火器的杂造局工匠,以及边军上下,都要论功行赏。“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有赏赐,当然要谢恩。这一次,连同朱高煦朱高燧在内,因进献火器一事受到封赏的达上百人。永乐帝更是提前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封地未定,只俸禄增加千石,且命工部制仪仗,用曲柄红素圆伞,画瑞草文,如亲王制。旨意送达京师,朝臣震动。朱高煦朱高燧突然封王,世子却依旧是世子,往好了想,是天子有意封其为皇太子。往坏处想,天子已彻底厌恶了世子。两个弟弟封王,却独留下他一个,地位何其尴尬。与封王旨意一同下达的,还有对沈瑄和孟清和的封赏。特进沈瑄光禄大夫柱国,加禄千石。追赠沈瑄父沈良为安国公,母为安国夫人。赐孟清和金银彩钞,文绮布帛。追赠孟清和父为伯爵,封其母为伯夫人,赏玉牌锦衣。北平行部,大宁都司,开平卫指挥使司上下各有封赏。武官进位,边军奖禄,发新袢袄,夏衣,粮钞。杂造局大使及副使各赏银三十两,钞一百锭。工匠以功劳大小,赏银钞绮帛有差。借这次机会,永乐帝将之前压下的恩赏变相发给了孟清和。官依旧没升,但赏下的金银,以及追赠孟广智爵位,却是天上砸下来的大馅饼。子有爵和父子皆有爵,完全是两回事。不提孟王氏,连孟清和的两位嫂嫂,身份都在无形中提高。虽无命妇身份,却也不会被人小看。孟三姐和孟五姐未来也将顺畅许多。孟清和尽量控制着表情,上翘的嘴角却怎么也压不下来。接下来的数日,更是日日脸上带笑,见到某几位不太对付的文官,也是笑脸相迎,以致对方拉起一级警报,生怕兴宁伯再设套给他们钻。“兴宁伯感沐天恩,赤子之心。”朱棣对孟清和的评语很正面,其中不乏有郑和敲边鼓说好话的功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