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20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2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六个部门“弊政甚多”“官属不职”,看来户部的事情只是开始,连杀鸡儆猴都算不上。天子是打算朝南京六部一起下刀子!“臣等惭愧。”吏部尚书蹇义反应最快,知道辩解无用,马上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兵部尚书郑赐紧随其后,其后是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礼部尚书落在最后。户部尚书还在苏州治水,加上户部左右侍郎都被革除,要问罪,暂时也轮不到户部。蹇义等人心中忐忑,朱棣却没有如预料一般当场发作,反而表示,他宣卿等前来说话的,不是问罪,认识到错误就好,不用跪着,都起来,快点起来。听到这番话,蹇义等人更不敢起来,跪在地上,泪如泉涌,坚决认错。“陛下,臣有罪!”“请陛下重罚!”降职下放都没问题,千万别这样。给个痛快,至少心里有底,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好像有把刀子架在脖子上,能感受到刀锋的凉意,可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六部天官认错态度良好,一切都是臣的错,陛下要怎么罚就怎么罚,臣绝不敢有丝毫怨言。朱棣负着双手,点头表示,大家的认错态度很好,朕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既然认识到了错误,大家就参考一下北京行部同僚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时刻以圣人之言提醒自己,秉持高皇帝教诲,做不到一日三省吾身,也要三日一省。“尔宜戒饬所属务,知民情,更知民之利病,以恤民为心。”“臣遵旨。”“都起来吧。”众人这才敢起身,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自省吾身,好好工作!锤子砸了,决心表了,天子该放人了吧?朱棣却在摇头,朕还有事。六部天官只能拱手,陛下,有事您尽管吩咐。是让礼部去治水,还是让工部去打仗,就算让兵部派人充当会试考官,大家都没二话。永乐帝摇头,都不是。众人互相看看,那陛下您想干嘛?“造船。”“造船?”“出使西洋,威仪万邦。”八个字出口,永乐帝很是淡定,六部天官却有点懵。最后,是专业对口的工部尚书开口询问,“陛下要造战船?”威仪万邦,这是陆上打不过瘾,要到海上去打?“然。”永乐帝点头,“海寇侵扰福建浙江久矣,造战船自为海防。然朕所欲非只战船。”工部尚书头皮有点发麻,陛下还想造何船?朱棣大手一挥,排水量至少要超过前宋福船。福船之外,还需马船,战船,各种船。总之,数量不下百余,上千更好。“朕闻听海外有异邦,仰慕上国久矣,当派使臣前往。”“有蔖尔小国,不识礼仪教化,勾结成匪,成海寇之患,当予以警告!”“另有海外方国,盛产可饱民之粮,自当令人寻访以充大明。”永乐帝一番话说下来,连个打岔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有了接话的机会,工部尚书忙道:“陛下,此非易事,耗费材料钱粮无数,臣等……”朱棣目光一厉,怎么着,刚刚还拍着胸脯保证好好工作,努力完成朕交代的每一项任务。朕把任务派下来,就叫苦喊难?“臣等不敢。”工部尚书哑火,户部尚书不在,礼部尚书硬着头皮顶上,“禀陛下,非臣等懈责,实自太祖高皇帝禁海之令,除运粮舟师,片板不许下海。福建浙江等造船之所大多已荒废,或做他用,工匠熟手一时也难聚齐。加之国库不丰,北有鞑子之患,此间大兴船工,实非我大明之福,还望陛下三思。““北疆之事,朕自有计较。”礼部尚书不是托辞,提出的的确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朱棣没有一味的强横,解释道,“鞑靼鬼力赤已向我朝称臣,瓦剌实力不比鞑靼。朕已下旨兀良哈诸部重设朵颜三卫,命其协同边军扞卫北疆。于辽东,朕意设军民指挥使司,收拢女真部落,以女真头领为指挥千户等,调边军经历入司造兵册,掌管一应文书往来。并许归顺之部落头领习汉文,送子入卫学。有战功者与边军同赏。”“陛下圣明。”李尚书拱手,仍道,“边疆之乱或可解,但造船材料,耗费,工匠,仍……”话没说完,就被朱棣打断。“朕已令北京行部试造福船,行部言,必尊圣命。”言下之意,朕给北京六部交代任务,二话不说立刻领命。有困难可以克服,造船的任务一定完成!相比之下,诸位是不是该如朕之前所言,好好学一学?六部天官:“……”难怪召见就扣大帽子,这是从源头堵死了退路。天子要造船,不想被盖上“不称职”“尸位素餐”的大戳,就得咬牙拼命,克服万难,排除险阻,尽全力送船下海。摆在面前的问题太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