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32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1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孟清和想哭。亲哥念着他,他感动。可惹到了国公爷的后果,委实让人后背发凉。他开始认真考虑搬到西厢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搬的话,告假天数必将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国公爷会让他囫囵个的卷着铺盖挪地方?参照往日经验,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抹把眼泪,他还是提前准备好假条吧……永乐六年八月末,朝廷布告天下,天子九月北巡。未几,朝廷的使节和封赏马哈木的敕书送抵瓦剌本部。马哈木受封顺宁王,他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贤义王和安乐王。明朝使节表达了永乐帝扶持瓦剌的诚意,送上的粮食,茶叶,布帛和铁器黏住了瓦剌各部头目的双眼。尤其是五百铁器,差点让各部头目当着使节的面打起来。勉强压服众人,马哈木向明朝使节表示,大明的意思他了解,一定给鞑靼好看!“请天使禀告大明天子,臣同本雅失里阿鲁台不共戴天!”马哈木想得很明白,鞑靼被灭掉,大明也不可能跑到草原上安营扎寨。到时,空出的地盘还不是自己的?唯一需要提防的只有兀良哈。大不了草场平分,再向大明要求封赏,得到的利益也少不了。什么唇亡齿寒,内部矛盾,在丰厚的赏赐和可能得到的利益面前,全都是渣。第二百零九章 没有最找死,只有更找死永乐六年九月,朔望视朝,礼部上天子北巡仪狩。“夫巡幸者,帝王之大事,四夷八方之人皆来朝见。于此,扈驾官军不可不慎。容仪卫,盛京卫,旗手卫,锦衣卫之外,更宜于各卫所预选精壮有膂力之士,增益扈从之数,以瞻备不虞。”“圣驾行经,亲王离城一程迎候。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县主,郡君,仪宾皆循此例。”“镇守,三司,官吏军民于境内朝见,非经过传召,毋得出境。”“道途供应节备,毋得扰民进献。”“行经省府州县,凡有重事及四夷来朝进表,俱飞驰达御驾行在所。小事送文渊阁,再送御前。”礼部尚书郑赐手持笏板,有条不紊,逐一上奏相关条陈。永乐帝时而颔首,时而蹙眉,却始终没有打断郑赐。“陛下幸北乃国之大事,诸项既定,当可布告天下。”话音落下,郑尚书拱手下拜。永乐帝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当即下旨,令随扈官员依礼部条陈施行。“陛下圣明。”郑尚书起身,退回左班。站定时,脸色微白,借宽袖遮掩,吞咽数下,总算没有当殿咳嗽出声。礼部尚书夏元吉站在郑赐左侧,见状,低声问道:“郑宗伯体有不适?”“无碍。”郑赐摇头,声音沙哑,“旧疾而已。”夏元吉没有再问,地点时间都不合适。吏部尚书蹇义和兵部尚书金忠交换了一个眼色,面现了然。自年中,郑赐多次告假。数月前,郑府延请太医,刘院判亲自前往诊治。经数月汤药调养,病情仍不见好转,反倒愈发严重。说不得,天子北巡归来,礼部尚书便要换人。礼部左侍郎为人耿直,有才具,却少变通。右侍郎善钻营,人品有瑕,为上所不喜。观五部,天官以下,惟前吏部左侍郎许思恩德才兼备,早年由国子监生署刑部主事,累迁北平按察使司副使,上靖难有功,升刑部左侍郎,同郑赐共事岁余。若非卷入山东青州案,下诏狱身死,定会为郑赐举荐。再多无奈,人也已经死了。传言从许侍郎家中搜出了私结藩王的证据,打死郑赐也不会再同他扯上关系。平日里的故交好友,同窗同僚也是有多远跑多远,恨不能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割袍断义,撇清关系。解缙为何会被一贬再贬?原因之一,即是同平王走得太近。朝臣私结藩王,严重点说,罪同谋反。即使是皇帝的亲儿子,证据确凿,照样从严从重处罚。许侍郎自己找死,怪不得旁人。同样的,远在贵州的平王也让永乐帝更加不喜。早朝之后,宫中特遣太医院赵院使过府,为郑尚书诊脉。赵院使诊出的结果同刘院判一样,旧疾,年迈,辞官休养或有数载寿数,继续在朝,恐无多少春秋。听完回报,朱棣沉默良久,最终叹息一声,下令开内库,取上等药材并宝钞五百锭送至在郑府。“赐本善人,和厚易直,为国之大才。”永乐帝提笔,旋又放下,只令白彦回传口谕,“传朕言,嘱其好生养病。”“奴婢遵旨。”退出暖阁,白彦回遣人知会司礼监和内官监,开天子内库,即便有圣意,也必须叫上两监掌印。白公公离开后,锦衣卫指挥使杨铎请见。“宣。”永乐帝随手翻一封奏疏,看了两眼就丢到一边。锦衣卫上报,苏松诸郡大水,有司却蔽而不闻。递上奏疏,却说什么桧花为瑞,不知所云!比照青州贪墨案,两府三司都要问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