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33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2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抑制住胸中的激动,夏元吉领旨谢恩。给了宦官红封,有意询问两句,得到的答案十足出乎预料。兴宁伯推举?夏尚书眉头紧拧,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趁着大军北征前,拜访兴宁伯一次。但他也十分犹豫,真去了,怕是他的立场就微妙了。是未来的天子授师,还是现今在朝中的名声?是从龙之功,荣耀三代,还是史书清名,耿直不阿?捧着敕令,夏元吉很快有了答案。教导皇位继承人的机会,千载难逢。天子敕令中所言,也容不得他推辞。身居六部天官之一,夏元吉有才,实干,注重名声,但他终究不是清流言官,对利弊得失看得相当清楚。比起帝师的荣誉,被御史给事中划入兴宁伯一派算得了什么?汉王世子当真聪慧,将来若能承继大统,史官下笔前总要考量几分。只要皇位上的不是昏君,说帝师实为奸佞,或同佞臣为伍,某种程度上,无异于辱骂天子。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太史令司马迁?史官一支笔,必要时,再大的事也能春秋,何况是对朝廷官员的评价。孟清和的思维习惯中,仍留有现代人的痕迹。换成土生土长的夏尚书,远比他想得更加长远,也更加透彻。永乐七年二月底,夏元吉接替孟清和教导汉王世子学问。见到新老师,三头身泪汪汪的去找了亲爹。朱高煦没撑住,夜奔国公府,差点被定国公一脚踹出大门。饶是如此,仍顽强的赖着不走,一直住到大军出征。朱棣抱着孙子,一字不提换老师是他亲自下旨,只说大军凯旋,再让孟清和回来坐他授师。惹哭孙子的黑锅,儿子背。永乐帝完全无压力,丁点不亏心。三月初,天子令,以征鞑靼軷于承天门,遣太岁旗纛等神,魏国公掌帅印,大军发北京。时军阵绵亘数十里,战鼓声震耳欲聋,戈甲旌旄烈烈作响,遮天蔽日。铁骑腾跃,如洪流。步卒悍勇,似山岳。大军之中,一支全由火器兵组成的千人队伍尤为引人注目。火炮,火铳,火雷,战车,虽无刀戈,却更加令人胆寒。这支队伍,正是永乐帝下令组建,首次出征北疆的神机营。走在队首,孟清和仍有些迷糊。话说,他是左军副将,沈瑄的副手,兼职掌管大军后勤工作,没错吧?为何又和神机营扯上了关系?握住新到手的腰牌,看看走在身边的提督内臣亦失哈,孟清和挠挠下巴,除了不解,还是不解。神机营归入左军,听他号令。下这道旨意时,永乐帝当真没被天外飞石砸到?第二百一十六章 找茬的兀良哈永乐七年三月,十万明军出塞,远征沙漠。消息传出,草原一片风声鹤唳。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有亲戚关系的部落,更是拔营拆帐,连夜跑路。兀良哈三卫被授大军先锋,壮汉们挺胸昂首,走路有风。见到大军中的女真人,无不眼角斜视,鼻孔喷气,只差拇指向下,鄙视一句:“你小子不行!”一次两次倒还罢了,次数多了,女真人憋了一肚子火,不是碍于军令,八成会抽—刀子打起来。建州卫指挥呵哈出尚能沉得住气,毛怜卫,虎儿文卫,忽儿海卫被召集的女真头目,却实在忍不下去了。兀良哈三卫资格老,人数多,战斗力强。因靖难中立有大功,天子对兀良哈另眼相待,不只封赏不断,对他们捞外快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后归附的部落面前,三卫的底气相当足。可是,再得天子重用,背景再硬,也没这么欺负人的!“不能这样下去了!”“对,再这样忍气吞声,早晚会被看扁了!”“女真没有孬种!”“被总戎打军棍,认了!一定要教训那群蒙古人!”傍晚扎营时,女真头目们凑到呵哈出的帐篷里,共同商讨对策。撇开始终沉默的呵哈出,众人一致认为,必须给兀良哈一点颜色瞧瞧。毛怜卫指挥西阳哈与呵哈出是老交情。两人的部落领地相聚不远,搭伙到南京朝贡,同时受明朝册封,官拜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尽管私底下各有谋算,面上却是利益一致,关系相当紧密。“呵哈出,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办?”西阳哈话音刚落,帐篷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呵哈出的身上。暗道一声晦气,呵哈出拧了一下眉头。原本打定主意不出头,结果却被一句话推了出来。不晓得西阳哈是无意还是故意,前者还好,后者的话……若能从沙漠活着回到辽东,必须要多防着点了。“依我看,这事透着古怪。恐怕是个圈套,就等着咱们去踩。”呵哈出的担心不是没道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