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第33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7节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就在这时,带头冲锋的阿鲁台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似乎有些太顺利了……纵然人困马乏,也不该这般不堪一击。倒像是故意让开一条路,放对手进去。似乎在证实阿鲁台的预感,明军忽然一改颓势,重新列阵,将冲锋的鞑靼骑兵悍然截断。“不对,有诈!”阿鲁台暗道一声不好,只可惜,他警觉的太迟。轰!轰!轰!炸雷声骤然响起,铁球凌空砸落,留在明军阵外的鞑靼骑兵瞳孔紧缩,惊骇欲绝。听到炮响,奋力在阵中拼杀的阿鲁台,面色惨白如纸。“神机营,快退!”嘶吼声被炮声彻底掩盖。三轮炮击之后,哀鸿遍野。鞑靼骑兵不及重组阵型,明军骑兵的号角已然吹响。映着正午的烈阳,上万匹战马,势如奔雷,席卷而至。马上骑士皆着朱红袢袄,一手持缰,一手持弩,弩弦争鸣,破空声密集如雨。被箭雨笼罩的鞑靼骑兵来不及躲闪,纷纷从马背落下,溅起一地染血的沙尘。土剌河的水,注定被鲜血染红。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胜二永乐七年六月,一骑快马驰入北京城。不久,征讨鞑靼大军的捷报传遍整个京城。“天军大胜,斩首三万余,俘虏五万余。缴获战马万余,牛羊无算。生擒鞑靼太傅右丞相马儿哈咱,太保枢密知院脱火赤。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仅率千余骑兵向西逃窜,鞑靼太师阿鲁台于乱军中走脱,不知其踪,计已北逃。战后清点,鞑靼溃散死伤者甚重。”一封战报,不足白字,永乐帝却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大手猛的拍向桌案,笑道,“辉祖不负朕所托,得此大胜,彰大明之威,果为中山王之后!”高兴之余,朱棣召见了驰送战报的军卒。人是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带来的。换身衣服,洗漱一番,实打实的锦衣校尉,不打半点折扣。用锦衣卫传送文书,是孟清和的主意。跟随大军出征,就要听从主帅调遣。勉尽其能,物尽其用,不算过分。事实证明,锦衣卫的脚程的确是出了名的快,捷报入京的时间比预期早了两天。校尉听宣顺天门,见到天子,抑制住激动,纳头便拜。杨指挥使说得对,这是机会,是晋身的良机。即使是北镇抚司中的同知,佥事,兢兢业业五六年,也少有面圣的机会。他一个微末校尉,仅凭传送捷报,便能得道天子召见,合该找个地方偷着乐才对。当然,更应该感谢兴宁伯。如果不是兴宁伯提议,征讨大军总兵官,堂堂魏国公,皇帝的大舅子,知道他是哪颗葱?“卑下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平身。”朱棣心情大好,看什么都顺眼。托赖此人长得憨厚,一脸的正气,声音洪亮,好心情又上了一个台阶。天子亲军,当如是!事实上,孟清和也曾感到吃惊。锦衣卫是天子打手,没错。北镇抚司能止小儿夜啼,是大明皇家侦缉情报部门,一样没错。可自锦衣卫指挥使杨铎以下,同知,佥事,千户,校尉,个顶个的相貌堂堂,威武雄壮,不少还是功勋之后。连力士帮闲都是良家子出身,经过严格筛选,想找出一个长相对不起社会的都难。这同东厂西厂的大面积撒网,三教九流均包完全不同。该说纯爷们的审美果真不同?以明初锦衣卫的外表指数,只有大汉将军和旗手卫尚能比一比,其他天子亲卫,诸如金吾卫,羽林卫,容仪卫等都要靠边站。论综合素质,旗手卫更是只能蹲到墙角画圈圈。天子二十六卫大比武,锦衣卫旗手卫,一个正数,一个倒数。出彩的正在北疆西南斩获战功,末流早接替孝陵卫的弟兄去守卫皇陵了。“此战大捷,全赖将士用命,待班师回朝之日,朕必亲迎。”校尉被叫起,也不敢抬头,只能皇帝说什么,他应什么。好在问起大战情形,都能一一答上,口吃算是流利,没扫了皇帝的兴头。因表现尚佳,还得了赏赐,五锭宝钞。“大军班师,主帅必定请功,届时再行封赏。”简言之,这五锭宝钞是额外赏赐,不算在战功之内。“谢陛下恩赏,陛下万岁!”校尉再叩头,激动得满脸通红。直到退出殿外,被风一吹,火热的情绪渐渐冷却,还却是忍不住想蹦高。不能蹦高,只能攥紧拳头,觅到角落无人处,用力挥舞了两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