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天下 > 第5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节

  重生之天下

等到他们两人赶到宫里,再经过冗长的检查,留给宁云晋的时间已经只有三刻钟。翰林院的侍读在南书房有一个值班房,这时候还没下朝,先来的人正在里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宁云晋进了房间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用极快的时间翻阅起来。那叠资料里面大部分是历年仓储的数据,背过书的人都知道,如果是逻辑性的东西是最容易记的,如果光是数字难度则高一些,而且稍不注意便会背错。若是换了个人碰上这样的刁难,绝对要欲哭无泪,要是御前奏答的时候一问三不知,那就丢人丢到皇帝面前了,不说前途顿毁,但是绝对会没什么好印象。幸好宁云晋这过目不忘的能力也不是吹的,等到他将最后一页翻完,隔壁已经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看来是已经下朝了。自从文禛开始抓权,他就把“特颁诏旨”的起草权交给了南书房。在此之前,一项政令的下达要经过由宗亲贵族们组成的议政王会议和内阁,皇权反而变得衰弱,皇帝的命令不能直接下达。而设置了南书房之后,平日里会有大学士与翰林侍读值守,重要的政令都是在这里议定之后,直接下达,让文禛达成了分权,加强皇权的目的。与后世修缮后的南书房不同,这里此时还只是乾清宫西南一处不显眼的房舍,议事的地方是正堂,最里面是一排炕,上面放了龙椅、炕桌,房子的两边则并排放着四张桌椅——这是大学士们的办公桌。遇上现在这种要议事的时候,才会按照人数摆上足够的椅子,大家排排做好,开始直接进入正题。出于机密性在南书房里面是不会留下太监宫女的,端茶倒水等活计都是由宁云晋他们这些侍读来做。宁云晋以前来这里的机会不多,但是也是见过猪走路的人。一眼望去这里只有自己年纪最小,资历最浅,只好认命的从门外的宫人手中接过托盘为诸位大人奉茶。通常在南书房议事的人不会太多,一般就是内阁的大学士、与议题有相关事务的六部尚书、侍郎等,像今天在座的就主要是内阁的五人,户部、兵部尚书与侍郎,总共才十人而已。文禛还没到,第一杯茶自然是端给左师衡,这位阁老接过茶慈爱的望着他。第二杯端给少正行,少正家与宁家关系平平,不过人家长辈还看着呢,身为老狐狸之一,自然笑得和善。第三杯是侍其如海,虽然只是在教太子时顺带教过宁云晋,可也算是他的老师。第四杯是许霆,这人是除了左师衡之外年龄最大的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第五杯是杨让功,这人在五阁老中是最年轻的一个,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便被文禛点入了内阁,但是这人确实是才华横溢。宁云晋递过去的茶他接都没接,一脸嫌弃地直接用眼睛瞥了眼桌子,让他放在一旁。宁云晋在心里骂了一声,有种你就别碰杯子。五位阁老的茶奉完接着便是兵部尚书了,宁云晋嘴角顿时微微翘了起来,将今天一早上的郁闷扫到墙角。文禛踏进书房的时候,就正好看到他双眼满是孺慕地端着茶走向宁敬贤,一张小脸笑得如同春风拂过桃花面,他顿时心里不是滋味。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宁敬贤,他怎么都觉得明明是自己长得好一些,真不知道这孩子是什么眼光。见到他众人正欲行礼,文禛直接挥手免了,指着宁云晋道,“正好朕渴了,将茶呈上来吧!”眼睁睁看着要端给父亲的茶被文禛劫胡,宁云晋却也只能在父亲的眼神下乖乖地行事。文禛笑眯眯地端着杯子,轻嗅了一口茶香,笑道,“这新科状元郎奉的茶感觉格外香,易成啊,朕记得这孩子还没字,不若由朕赐下可好?”大名是您赐的,连字号也要越苞代俎,可是宁敬贤能敢说不好吗,只得拉着宁云晋一起谢恩。文禛望着宁云晋,眯起了眼睛,嘴角微微翘了起来。宁云晋被他慑人的视线注视着总觉得有不好的预感,不会是什么相当坑爹的字吧!?第82章文禛自乐完后,张口便道,“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我看不如就叫清扬吧!”“好字。”左师衡摸了摸胡子,赞道,“美目扬兮,美目清兮,这孩子担得起这个字。”人家的曾外祖父都开口了,又是皇上的金口玉言,谁敢说这个字取得不好,都连声称赞。只有宁云晋有点心里有点怄,一听到这个字他就忍不住想到“有型就要秀,无屑更清扬”,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在古文里面清扬不但指眉目清秀,更是泛指人有美好的仪容和风采,却是个寓意非常好的褒义词。在一片赞叹声中,杨让功阴阳怪气地道,“听说光是宁二公子的一幅画像就已经被人出到五千金,可真真是不凡呢!”“咦?”宁云晋还真没听说过这件事,有些惊讶。这屋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手眼通天的人,京城里的大事根本瞒不过他们,少正行笑着解释道,“听说孙本善为宁二画了两副人像,不少人在王传大师那里看过之后惊为天人,纷纷出价想要购买。”宁云晋眨巴了两下眼睛,他还真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这些天太忙了,哪有时间去关注。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父亲,晓得这事多半是真的,顿时有些头大,自己都要当官了,这种事传出去虽然是美谈,可还是不妥当的。明明只是在说画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刚刚心情还不错的文禛突然就板起脸,有些突兀地道,“既然众卿家都已经到了,那我们便先议议吧!”在座的人都已经无比适应文禛的喜怒无常,对他这样生硬转移话题的举动居然没有丝毫不适应,脸色一肃便进入了办公模式。宁云晋松了口气,在这样的场合谈论关于自己的事确实压力颇大,就算他喜欢出风头的感觉,也不想被人架在火上烤。他淡定的给每个人都奉完了茶之后,便老实地退到陈立言的座位边。像他这样的侍读是没有位置的,说得好听一点是南书房行走,说得不好听就是高级服务员。只有等他爬到陈立言的位置才能分配到一套桌椅,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活,因为要在这个没有录音笔的时代做会议纪要,没有一点功力是不行的。今天的议题是清点京城及几个重点省份官仓的账目,并调集一批粮食运到西北军中。往年秋末,奉武族的各个部落便会纷纷出动扰边,抢掠一批物资好度过漫漫寒冬。虽然如今奉武族不但立国,并且递交了国书议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年习惯会改变——毕竟他们的资源并没有变多。首先是户部尚书陈述现在账目上的存粮数量,现在户部掌印的人是吴庸,他是前朝末年出生的人,永兴年间考上状元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如今早已胡子花白一大把,这人虽然不善于生财,但是理财上却是一把好手,张口便将各省的存粮数报了出来,京城及几个产粮大省的官仓储量加起来共有340万石。接下来自然是宁敬贤提出自己的需求,只见他张口便道,“要想满足边境jūn_duì 的粮食供应至少需要四十万石。”“那不可能!”吴庸不等文禛发话,就连忙拒绝了,别看宁敬贤仅仅只是要了个零头,但是数量算起来还是太大了。他苦恼地道,“这些粮食想要发放俸禄都只不过是勉强足够而已,就算缩紧缩紧最多也只能提供十五万石。”宁敬贤根本不与他争论,直接抱拳拱手对文禛道,“启禀皇上,要想在西北拉出一条防线,至少需要五万以上的兵力,区区十五万石哪里够用,难道要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文禛并未立刻表态,只是等着吴庸说自己的难处。吴庸的脸皱纹都拧成了一团,只差没指天抢地自己已经尽力了,可是宁敬贤却咬死了不松口。虽然这可谓是大夏最顶尖大佬们的会议,但是其场面却也和小街小贩讨价还价差不多,宁云晋以前还看到过直接上全武行的,丝毫没有文人书生动口不动手的自觉。不过宁云晋还是第一次看到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宁敬贤与人斤斤计较的样子,因此视线大部分时间都好奇地落在他身上。其实他真心觉得父亲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甚至还已经要少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