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谁说娘炮不能“逆袭” > 58.杨安的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58.杨安的病

  谁说娘炮不能“逆袭”

康筠笑着和黎朗干了最后一杯酒,告辞离开。外面的天很蓝,阳光很灿烂,街道上行人不时走过, 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被他年轻的父母牵着,在他们臂弯里荡秋千, 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康筠感觉半日不见, 已经有点儿想他的顾珞琛了,不知道有没有一天, 他和顾珞琛也像普通平凡的夫妻一样, 牵着他们的宝宝, 并肩走在阳光下。


没有危险,没有战乱,没有枪,没有鲜血。


双脚踏在他的祖国, 那片和平、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土地上, 远离罪恶和死亡的阴影, 像一个真正普通人一样, 好好儿生活, 用手双去创造幸福。


说来也讽刺,虽然他曾经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过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权势和财富,但他最渴望的,却是大多数平凡人都能轻易拥有的生活,平平淡淡、忙忙碌碌,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恼,虽然并不富有,但却远离黑暗与血腥,不用整天为自己的小命操心。


康筠轻轻叹了口气,心想也不知道他这辈子,还能不能等到这一天。


不过他很快就来不及感慨了,因为当他回到医院的时候,才发现顾珞琛不见了。韩城似乎变成了木头人,无论他问什么,都眼观鼻鼻观心,恭恭敬敬地对他重复三个字:“不知道。”


康筠知道问不出来,也不再为难他,甚至也不着急去找顾珞琛。他知道像这么一个卧底任务,需要合适的身份和恰当的时机,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安排好的,而在他离开h国之前,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完成。


那就是……杨安的病。


后来他才知道,杨安的病,远比他自己说的要严重得多。不但因为骨髓配上的点数太少,移植之后产生了严重的排异反应,一直在做抗排异治疗,最近一次的复查,血象检测发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不同程度减少,白细胞异常增多,有复发先兆。因为不可能再次进行骨髓移植,只能进行保守治疗。


杨巍之前虽然替他联系了几个国外血液方面的专家,高价请来替杨安诊治过,但因为再次复发的白血病已经造成了全身器官的缓慢衰竭,除了常规靶向治疗的用药调整和针对性的调养之外,也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这基本相当于已经下了死亡判决书,区别只在于还能再熬多久。


蒋舜华除了在杨安面前,已经很少有笑容,反倒是杨安看起来很乐观,他就像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一样,除了乖乖配合治疗,只要有力气下床,就会让蒋舜华扶他出去散步、买菜,有时候安排一个浪漫的烛光晚餐,有时候两个人一起看场电影,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但是谁都知道,他只是想抓紧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让蒋舜华过得尽量快乐一点。


康筠再次拨了个那个记忆中的号码。


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他外婆也是得这个病走的。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医生都建议他准备后事了,可是康筠不死心,一面照顾外婆一面四处寻医问药,还真被他找到了一丝希望。


那是一个姓唐的老医生,祖上是当地的名医,年轻时候又曾经去西方留学,学了西医,文/革前是首都某医院血液病的专家。因为成分问题和留学经历,文/革期间饱受迫害,平反之后身体一直不好,便没有再接受大医院的邀请,而是在故乡开了一家小诊所,聊以糊口。


唐大夫的老家在西安附近的一个小县城里,康筠一个人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又倒了汽车,一路颠簸到县城。外婆的身体已经经不起长途颠簸,唐医生的身体虽然也不算好,但因为被他的诚心打动,还是由儿子陪着,跟着他千里迢迢走了一趟,给他外婆看过,又开了调养的方子,奇迹般地撑了两年多才走。


而这个电话,就是诊所的固定电话。那时候手机还是只有少数人用得起的奢侈品,交通也远不像今天这么方便,所以那两年多,他每隔半个月都会找公用电话给唐医生打电话,简单聊一下他外婆的身体状况,唐医生再根据他的描述适当更换药方,所以即便很多年都没拨过这个号码了,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只是……上次没有拨通,这个号码也许早就不用了。如果打不通的话,他打算问问derrick将军能不能帮忙快速办理签证,趁着这点时间亲自回国走一趟。


没想到这次号码拨出去,竟然传来了“嘟——嘟——”的等待提示音,过了一会儿,电话竟然接通了,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你好,唐氏诊所。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


这个声音太熟悉太亲切了,康筠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康叔叔吗?我是康筠。”


“小康?”电话那头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很显然对方也很惊喜,“你现在在哪儿?过得还好吗?很多年都没你的消息了。八年前那笔钱是你寄来的吧?虽然没留姓名,但我们都猜是你。诊费你当年都已经付过了,父亲临终前再三嘱咐我,一定要找机会还给你。”


康筠的喉头蓦然哽了一下,片刻后才轻声道:“爷爷……不在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