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万世功业(求票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万世功业(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廷尉从楚地归来不到一个月,便已经有如此谋划文章。”


“蒙毅佩服!”


相较于相邦王绾在国府内的纠结,相距不算很远的廷尉府邸内,李斯如今的心情相当不错。


去岁楚国攻灭,根据广袤楚地的整治需要,便是须得一位重臣留下,治理楚地遗留的诸般事。


原本上将军王翦自愿留下,大王不允,便是落在自己身上。


大半年的时间,楚地淮北、淮南、江南部分区域已经趋于稳定,尤其是在楚地那一次大规模的动乱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很难有大的冲突。


而那一次的楚国军将突袭寿春,新任楚王、前秦国昌平君熊启出现,也为自己增添不少功劳。


一战将楚国剩余的力量击溃,随即,秦军兵入江南,逐地推进,彻底抹平楚国的有生之力。


而后不久,秦军汇聚在齐鲁临淄城外,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而灭。


诸夏归一!


亲灭六国!


六国一统于秦!


秦国自孝公以来,六代先王之努力,有了今日秦国一统天下之大局,李斯感叹许久,赞叹许久。


这就是仓中鼠!


果然自己当年选择了厕中鼠,结果还有如今天那般恢宏?


十多年前从小圣贤庄离去的时候,师兄韩非才学十倍于自己,大王都异常欣赏于他,自己也为之钦羡。


奈何韩非师兄空有乾坤大才,却没有施展的空间,区区弱韩,如何可以同秦国相比,三上《强韩书》,韩王安不允,已然足以说明问题。


师兄之才的确无双,却不得天时,不得地利,更是不得人和,儒家孟轲子之言一者不沾,如此,如何可以功成?


静坐于廷尉府宽阔的大厅内,闻掌事蒙毅之言,李斯拱手一礼,为之轻笑,目光深处,掠过往昔诸般种种。


自己……成功了。


师兄失败了!


其实,自己刚入秦不久,就应该知道师兄不会成功的,师兄入秦更是如此,非武真侯庇护,其言其行亦是当诛。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师兄又是成功的,《韩非子》一书自己阅览过,非自己能够写出来。


却为法家精要大成之学。


大王甚爱之。


李斯……也通读多遍,颇有所得,因为《商君书》、《韩非子》便是大王的施政方略,便是大王接下来的一天下走向。


咸阳之内,许多人都在猜测大王接下来会如何带领秦国走下去?


都在猜测大王会颁布如何的决定?


李斯以为,这个答案其实早就有了,只是那些人没有注意罢了,能够注意到的,寥寥无几。


相邦自然知晓,可相邦王绾不会与之认同,王绾是自己的好友,数年前为秦国东出,一直齐心协力。


可是,如今这一刻。


许多事情不是那般简单。


秦国东出一天下!


一天下之后,治理天下,那是截然不同的!


王绾素喜《吕氏春秋》!


自己知道。


他所建言诸般方略定然和自己不相同,那就是自己的机会,身处庙堂,前进的动力一则为施展所学。


二者便是位极人臣!


两个目标,现在都在进行中,秦灭六国是一个相当大的机会,都可以将自己两个目标推进。


自楚地归来,重新坐镇廷尉府!


李斯以为:现在这一刻,才是自己功业的真正开始。


先为长史,再为丞相,再为廷尉,李斯觉得自己知道新的诸夏需要什么!


在如此关头,大王又希望自己做些什么!


而自己又该做些什么!


不然,何以在昌平君判秦之后,让自己接任廷尉!


“长史过誉,实则,都是廷尉府的职责罢了,万万不敢有失。”


“这是斯新整理出来的十卷论述,请代为转交大王!”


于蒙毅落下一言,李斯从案后起身,双手从案上取下一摞子纸张,高度足三寸有余,行至蒙毅之前,递过去。


那是关于自己先前呈递上去的《治国图治十论》的详细论述。


从楚地归来不久,自己便是有了《治国图治十论》!


是的,自己应该有这个文书递上去。


自己必须有这个文书递上去。


现在的廷尉府当发挥其强大的能力,庙堂班次上,廷尉府位列国府、国尉府之下,却是秦法的威权凝聚所在。


无论是谁,提及廷尉府。


都只有一个印象——法!


廷尉府邸的职责有很多,其中便是有筹划新的法令以及修改新的法令,源头便是在廷尉府。


由廷尉府谋划、修改之后,便是递呈国府和大王审核,然后中枢进行讨论,而后廷尉府给予修改。


历经这般循环,最终新的法令出炉。


如此,无论如何,核心初始点与终点都在廷尉府,李斯有理由相信,这是大王对于自己的信任。


六国已灭,诸夏间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抉择。


“又是十卷!”


双手将那一摞子文书慎重接过来,没有一览其中内容,将其轻轻落在此行前来的一个小木盒内。


李斯大人从楚地归来不久,先是有《治国图治十论》,然后便是一卷卷关于十论的详细论述道出。


这等能力……蒙毅以为自己现在是绝对做不到的。


“虽有十卷,却还远远不够。”


“山东诸地,崭新的诸夏,需要新的法令太多太多,涉及具体之事数百上千。”


李斯微微一笑。


为了《治国图治十论》,为了这一卷卷论述,自己在楚地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休闲,就没有什么悠闲之刻。


身为长史多年,亲自参与庙堂谋划,地位上而言,算是重臣,于中枢机密知晓甚多,于许多事情了解很多。


更有一点,于大王知晓很多。


大王!


绝对为一代雄主,丝毫不逊色任何一位秦国先王的英主、霸主,接下来更为天下之主。


大王少年登位,受制于文信候吕不韦,而后,却扫灭嫪毐,罢黜吕不韦,将华阳祖太后、夏太后的后宫影响力逐步消除。


这等手腕……,绝对超越昭襄先王!


昭襄先王岁月,其人受限于芈八子,受限于穰侯,……足足受限了数十年,非范雎入秦,一切难料。


而大王却早早就做到了那一步。


如何不为英主!


大王的心性、胆略,已然不俗。


再加上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为政之道之法既脱于百多年来的秦法,又逐渐根据秦国、诸夏的形势而变。


诚如此。


大王接下来绝对不会走大周的老路子。


也不会做大周天子那般的诸夏共主!


无论如何,有一点李斯可以确认,秦国必然会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能够让诸夏得到繁荣昌盛的道路。


唯有如此,才是大王所求!


也是中枢所求。


崭新的道路?


何其难!


首要根本便是做出一个诸夏新的架构,一个新的诸夏会是一个什么模样?


是大周天子那般的封建邦国制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