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八珍玉食 > 第157章 后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7章 后续

  八珍玉食

,最快更新八珍玉食最新章节!


大胃王比赛结束后,望海楼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接连几天,来望海楼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少。就算是过来了,也都拿着打折扣的优惠券,或者是大胃王比赛当天所发的代金券。


对此,江望海充满了无力感。


他现在常常坐在酒楼的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食客吃饭,顺便听着他们谈话聊天,然后就陷入沉默中,一语不发。


江望海这才发现他徒弟炒的菜,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好,徒弟的为人也没有那么靠得住。


他徒弟本来就年轻,性子也轻浮。


当初,江望海之所以收他为徒,也是因为这人嘴巴甜,人也聪明活泛。


只是,江望海未曾想过,他徒弟居然把这份聪明活泛,也用到他这个当师傅的头上来了。


江望海一天到晚忙着对付八珍玉食府,自然也就没有心力再去厨房里盯着看了。


他那好徒弟带着一帮学徒帮工,终日里面对灶台上烦躁的工作,实在太过辛苦了。


徒弟见他也不来关心,竟耍起了小滑头,学会了不少偷懒的法子。


灶台上做菜,本来就是个讲究火候的活计。


他们这一投机取巧,很多该用到的火候和心思也就没到家,以至于菜品自然也就越来越次。


很多客人甚至对他们这边的招牌菜,也面露嫌弃之色。


如果不是因为有代金券,这些人恐怕吃过之后,就再也不会回头光顾了。


江望海这才发现他当初就不应该离开后厨。


只是这时在说这些也已经晚了,江望海一怒之下,去后厨把他徒弟狠狠地揍了一顿。


徒弟软话说尽,甚至不顾颜面,抱着他大腿哭求认错。


“师傅,你看在我跟你五六年的份上,再给我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吧。我下次不敢了!”


江望海却还是狠心把他赶出了大门,甚至破口大骂道:


“你这么聪明,把我可坑苦了。你哪里是我的徒弟,你就是我的活祖宗。我自问一向对你不薄,也算关爱有加,想传你衣钵,你却对我干这些忘恩负义的事。你可真是我的活报应。


你赶紧给我滚,爱去哪里去哪里。以后再也不许报我江望海的名字,我也不是你师傅。”


最后,那位年轻的徒弟面露怨恨之色,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江望海又回到了后厨里,开除了几个出坏主意的学徒,然后带着剩下的几个老实人,开始工作。


他到底是有几分灶台功夫的,再加上打折促销,总算是挽留下了一部分回头客。


可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江望海所有的好运已经用尽。面对这么个烂摊子,已然无能为力。


几天后,华成报在生活版块里刊登了,八珍玉食府举办的京城第一届大胃王比赛的消息。


由于这个民间赛事反映了出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的新气象。所以,华成报也加大了报道的版面。


华成报本来就销量比较好,此新闻一出,立马就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很多人都记住了八珍玉食府的那碗看似普通平凡,却美味非常的清汤面。


望海楼那边用大虾、仙贝、墨鱼装点的豪华海鲜大面,也就很不幸地成了清汤面的反面陪衬。


他们就算选用了昂贵的食材做出了豪华大面,食客们却并不买账。倒不如一碗朴实无华的清汤面引人流连。


笔者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在人们生活慢慢变好之后,一些餐馆浪费食物的浮夸风气。同时,却又赞扬了八珍玉食府这边朴实无华的美食追求。


这条大版面的生活新闻,也就相当于间接给八珍玉食府打了个广告。


很多民众看完报道,特意带着一家老小来八珍玉食府,吃上一碗清汤面。


而那冯氏清汤面也的确名不虚传,就如同报纸上说得那样美味。


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过来吃饭,也不能单单只吃一碗清汤面,自然又点了不少其他的面点。


只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八珍玉食府这间不太起眼的茶楼,随便拿出端出一盘面点,单独拿出来吃,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味珍品。


一时间,冯七师傅这位传统白案厨师的第七代传人,也在京城里被传的神乎其神。


八珍玉食府不仅留住了这些客人,也通过口口相承的方式,在扩大八珍玉食府影响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八珍阁的点心买卖。


……


然而,望海楼这边却与八珍玉食府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条新闻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算江望海留在后厨里,试图力挽狂澜。


望海楼还是成了大众心中,使用昂贵食材,却做菜很难吃的酒楼。


一时间,江望海这位老板兼大师傅也就成了京城人们口中的笑柄。


有人说,江望海就是最差劲的三流厨子,就算给他上等食材,他也能硬生生地给糟蹋了。


也有人说,江望海就是个冤大头,脑子还有病。他一个粤菜厨师,好好的本职工作不去做,非要跟八珍玉食府那间做专门做面点的茶楼叫板。


这不是硬生生往人家枪口上撞么?不被干掉才算怪呢!


这时候,江望海在大胃王比赛当天得罪的人,和他开除的那些人出于报复,也放出了不少的留言来。


这些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多还都是内部消息。


望海楼的声望一时间跌入了谷底。


自此之后,就算江望海再怎么想方设法打折优惠,餐馆的生意却还是从此一蹶不振了。


就连那些回头客也迫于江望海的名声,不愿意再来光顾了。就算江望海做得菜很好吃也如是。


这样拖了不到一个月,港岛那边的老板实在不满意江望海的作为,也就提前收回了投资。


江望海酒楼开不下去,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开了京城。


后来,也就没有人再见过他了。


倒是有人说起过,江望海那位好徒弟,烧了江望海在老家的房子。


江望海气不过,就去当地派出所报了案。那位徒弟年纪轻轻就被抓去坐牢了。


……


不管他们怎么样,八珍玉食府和八珍斋是越来越有名了。


到了1988年初,京城的人很热衷于去八珍玉食府吃一碗清汤面。


八珍玉食府的口号就是好吃又不贵,打造平民的美味。


那碗汤面也通过这样口口相承的方式,被传得神乎其神。


冯七不得不带着一帮徒弟加班加点地做面条。只是质量又不能变差。


没办法,董香香又招了一批面点学徒工过来帮忙。这才能勉强应付下来。


董香香倒也曾动过,借机在北城在开一家八珍玉食府的心思。即便不是大店,开个专门做面的小馆子也好。


只是,这时,她已经有心无力了。想要找一位真正能拿得住的大师傅,又谈何容易?


到了后来忙的时候,董香香甚至不得不来八珍玉食府,带着学徒工们一起干活。


这时候,他们虽然劳心劳力的,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满足。他们正在做京城里最有名的面条。


一碗小小的清汤面,正在逐渐变成京城里独一份的美食传奇。很多外地来京的客人也开始自发寻找八珍玉食府,只为了吃一碗清汤面。


当初董香香的那个设想,也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


……


与此同时,在和董香香所在的京城,远隔千山万水的南方海岛城市。一个身穿高档西服的女人正坐在老板椅上,皱着眉头,用手指戳着桌上的资料,满脸不悦地说道:


“江望海简直就是一个废物,花了这么多钱开了家铺子,坚持两月不到,就被搞趴下了不说,竟连那边的深浅都没有试出来。


单单只打听到谢家背后有个重量级靠山又有什么屁用?到现在,都没摸清楚那靠山到底是何方神圣。”


带着金边眼镜,长相斯文英俊的男助理一见老板是真生气了,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老板,这次董香香那边并没有使出什么大手段来,倒破有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意思。


也就利用她这么些年在京城里攒下来的人脉,又出人意料地想出大胃王这么个点子来。这才轻轻松松就把江望海弄倒了。她那边根本就没有动用背后的势力,咱们自然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不过,根据咱们收集过来的情报,那董香香结婚之后,就没有什么大作为。唯一值得称道得就是她性情温柔随和,很容易就能跟周围的人处到一块去。而且,这人性子有点天真,几乎是任人唯亲,只要是


她认可的人,就会放开手去用。


虽然,她也在京城开了10家糕点铺子,这大部分都是她身边那些人的功劳。


董香香嫁的丈夫虽然目前从事古董行业,还开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铺子。


可是,在董香香读书期间,八珍斋都是谢三在打理。谢三无论是人脉还是实力都不可小觑。此人心思深沉,又善于谋略,而且看人很准。他曾经投资的那些人,无一不是取得很好的成就。


这次江望海之所以栽得这么惨,依我们分析,可能都是董香香的丈夫在背后帮她出谋划策。


至于董香香,她嫁人后就一直在上学,毕业后也在顾家,她甚至坚持接孩子放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