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我在古代写小说 > 分卷阅读38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卷阅读38

  我在古代写小说

是有什么想说的也只能咽下去了。


苏燮既然已经下了决定,也不打算拖泥带水,待到身体好一些,就和苏清漪一同回族里,将事情给定下来。


苏清漪算了算日子,顿时就有了紧迫感,准备在出发之前,将第一话给叶奉书,如果能过稿,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也就算有了保障。


-


时间过得很快,苏清漪因为已经将世界观和大纲做好了,所以写得还是很快的,她修了修,又拿纸誊写上去。


又拿一页空白的纸张写上标题《仙缘》,随后才将纸张都整整齐齐排好,书本的一侧特意留了空白,此时正好拿针线给订上,又拿了一张泛黄的草纸,裁成窄窄的一条,将针线的部分给糊上,看起来就整齐多了。


上一本苏清漪也是这么做的,反倒被谢谨等人发现商机,原本的书都是将书脊裸|露在外,这样找书的话十分不方便,而用纸将书脊包好,再在上面写上书名,往后找起来也就更加方便了。


这件事难度不大,文昱书坊特意订了一批略厚的撒金纸,裹上之后不仅方便,还十分美观,很快就在临江城中流行起来,也很快就被其他书坊给学去了。


这时候可没有专利权,苏清漪也十分无奈,好在谢谨还算厚道,特意给苏清漪包了个红包,也算是一点获。


这些事情看似是写作之外的事情,但对于苏清漪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对她来说,这是对于自己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前她将稿件发到网上的时候,都会认认真真地检查错别字和格式,发文必完结,且只要发文就不会断更,且永远都是固定时间发文。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带给她的获也远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的。


将书包好,苏清漪同父亲打了声招呼便出门了。


先去书铺同樊掌柜打了声招呼,知道书已经拿回来了,樊掌柜的愧疚心理也少了很多,他虽然好奇,却也没有追问。


苏清漪松了口气,与他顺势聊起来。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最近十分火爆的《镜中美人》,因为是本地书坊印出的书,所以樊掌柜早早就预定了两百本,他原本还担心定多了,谁知刚刚到货就卖完了,让他十分郁闷。


樊掌柜见苏清漪好奇,便得意道:“七娘不知道吧,往年都是我们这边的书坊哭着求着去荻州买璇玑先生的书,如今却反过来了,不知有多少书商等在文昱书坊外头,就为了买到颜先生的书。哎,我真是悔不当初,若是咬咬牙多买一点,还能转手卖给那些书商,也是一笔钱啊。”


书铺的伙计阿康在一旁插嘴道:“苏姑娘不知道,先前小的还劝掌柜的多买一点,偏掌柜的不听,如今可不是后悔了?”


“去去去,你懂什么!”


阿康做了个鬼脸,又接着去打扫了。


樊掌柜感慨道:“我当初哪里想到这书会卖的这么好,哎,人老了,就畏手畏脚的……”


其实苏清漪也有些吃惊,她对自我的认知还是很清晰的。这书最多占了个新奇有趣,且之前满大街的说书人都将故事给说完了。人们就算是喜欢也不至于要买一本已经知道内容的书吧,又不是科举这样的必备书籍,更别提在这时候,书还是奢侈品。


她却是不知道,这时候虽然已经开始流行白话,但基本还是以半文半白,这就是一道天然的门槛。此时已经建国三百年,吏治还算清明,百姓手中也有余钱,而市井中的通俗文化却赶不上他们的需求。


在这时候,苏清漪以这样纯白话的写作方式,确保所有人都能读懂。就像是搔到了他们的痒处,故而销量惊人。


比起莫名惊讶于城中突然刮起“美人热”的士子们,一知半解的小书贩们,各大书坊的奉书是第一时间领会了核心,一时之间,对于这种纯白话的稿件的需求量顿时增大了不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