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家有四宝 > 分卷阅读225
字体:      护眼 关灯

分卷阅读225

  家有四宝

事情很简单,把这一波大家闺秀丫头婆子一个个隔开询问,当时都站什么地方,说了什么话,身边什么人,最开始盒子在谁的手里,最后大家看到盒子在谁的手里,一条条问下去,事情就非常清楚了。


山下也不是只有这群闺秀和永国公府的四小姐两拨人,还有不少人在边上,只不过因为这群闺秀占了地方,所以他们就离得比较远,但是再远也看得到元元是后来才来的,好几个人还看到对方跳起来去接盒子了。


所以元元是第一个摆脱嫌疑的。


顾家姑娘原本是想让大家一起咬住元元的,但是一个一个隔开了问,大家事先也没有对过话,元元还让人看着她们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再加上等待京兆尹的过程大家也都在想之前的情况,如今一看京兆尹对元元毕恭毕敬讨好的样子,别说原本没有心思的,就是原本有新的也不敢乱攀咬了。


反正装药的盒子肯定不是自己砸的,何必给人说谎背锅呢?


京都的贵女们也都能说一声见过世面的,但是这一次事情太大,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但是事情到底是谁做的,做的人心里自然清楚,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家里捧着宠着才能跟着封疆大吏的女儿混成一团,如今除了事情正是乱成一团。


京兆尹倒也没有不通情理,问清楚了人家就让人一家一家去通知了,几个站在外围的闺秀很快就排除了嫌疑,大家身边的人都能作证,大家都能对得上话,自然可以互相作证,证明清白,但是当时站在里面的几个就惨了,特别是当时和顾姑娘呛声的闽尚书女儿,简直悔得肠子都青了。


出门没有看黄历,简直是倒大霉了,药没有看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正因为知道自己的干系比较大,所以闽姑娘被问话时说得格外详细:“不怕大人笑话我们家的事情京都哪个不知道,小女知道这也不是什么光的事情,但是出门在外道人是非暗地里也就罢了,谁人背后无是非,但是顾姑娘一个刚回京都的,就指着小女辱及小女家人,小女自然是不能忍的,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顾姑娘如此没有顾忌,小女是真的气疯了,冲动之下就要抬手打她,不过小女肯定没有打到,小女伸过去的手被人挥掉了,等到小女想再伸手的时候那边就盒子砸了,小女真的不知道是谁砸了盒子。”


闽尚书是寒门出声,年轻的时候特别穷,所以家里人难节省,后来闽尚书中了状元一家人搬来京都也没有好多少,毕竟居大不易,作为一个穷翰林虽然已经不用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但是也难计较,这就造成了一家人都格外抠抠索索又爱占便宜的性格。


闽尚书一家子的事情连皇帝都知道,还为此让闽尚书进了户部后来更是做到了尚书之位,也因为这个计较金钱的性格,闽尚书的守财奴之名誉满京都,每年京都各部的预算和全国各地的预算都要被他裁了又裁,想到他手里扣出一文钱来都要磨破嘴皮子。


可想而知闽尚书满京都得罪多少人,但是皇帝要用他,也是因为他这个性子才用他,所以闽尚书在同僚之间名声再不好,官运却一直亨通。


因着皇帝撑腰大家不能拿闽尚书怎么样,但是闽家女眷出来应酬总会被人排挤,还要各种笑话他们,但不论如何都不会拿到明面来说,这也是女眷来往的默认规矩,除非身份够硬地位够高,不然就没有说大实话,直来直往的权利。


闽姑娘对于顾姑娘这样没有规矩,破坏规则直接打脸行为十分愤怒,所以才会没有控制住差点上手。


只是她自己说的时候没有在意,听的人却发现了问题,又详细地问了当时她身边的人是谁,最后目标直指当时站在顾姑娘身边的另一位闺秀。


这姑娘是温翰林家的女儿,不过他们家却不是什么穷翰林,相反还很富贵,但是他的父亲和闽尚书是同期进士,虽然没有进一甲,但也在二甲靠前,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闽尚书已经做到一部尚书,温翰林却还在翰林院里熬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