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时空走私1859 > 第二五九章 谁先动手的问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五九章 谁先动手的问题

  时空走私1859

远征军与特混舰队虽然是私人性质的雇佣军,但实际上是老部队转变的,本身的纪律性很强,因此如果真想离开大阪城的话,应该说是一点也不费劲,用不了耽搁多少时间。【】</p>


不过,正因为李鸿章想坑一把洋人,让英国人与美国人先打头阵,打算等他们开打之后才上去,因此才故意让部队在大阪城磨磨蹭蹭,就是不离开大阪城。</p>


反正当初英国公使跟美国公使早只是跟李鸿章划分好了瓜分地盘,却没有规定具体的出兵日期,也没有搞什么联合行动,而是规定了各自打各自的,谁也不互相干涉。</p>


换言之,谁的地盘谁去打,就算长州藩被你全部拿下来了,事后也得把该给别人的地盘吐出去。</p>


从这个角度看,谁先开打,其实是最不合算的,洋人也不是傻子,并非不知道越晚动手越抓便宜的道理,但没办法,他们在先机方面失了一手,逼的他们必须先动手。</p>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是大阪城!</p>


中国是个新崛起的列强,虽然跟日本离得很近,但过去由于国力衰弱,在日本并没有租界跟驻军。反倒是其他列强,像英法俄美荷这几个国家,在日本都有驻军以及租界,但由于太过遥远,这些洋人主要集中在幕府直辖的长崎港。</p>


长崎港虽然外国人很多,也有很多洋人的驻军,但要说及繁华,跟大阪城是没法比的,而就对幕府的重要性而言,长崎跟大阪府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p>


可以这么说,对此时的幕府而言,有三座城市是不容有失的,分别是京都、江户跟大阪。</p>


京都因为是天皇居住的地方,所以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要说算的话,就类似于日本的精神圣地。</p>


江户城是将军的住所,是幕府统治日本的行政中心,算是政治上的首都,而因为此时的日本是将军实际统治的情况,因此就重要性而言,江户城要强于京都。</p>


大阪在政治地位方面跟京都与江户都不能比,但这里是日本的商业中心,被称之为“天下的厨房”,是全日本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跟金融中心。全日本最主要的豪商基本都在大阪,而幕府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是靠大阪府来维持,因此,说大阪是幕府的钱袋子是毫不为过。</p>


日本作为一个民智未开,还并没有形成民族国家概念的封建国家,如果打下京都跟江户,虽然对幕府的打击很大,但其实并不会过分动摇幕府的基础,说不定反而会激发日本人的反抗意志。提前激发日本的民族主义,但如果拿下大阪,那情况就不同了。</p>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是大阪府的豪商们!</p>


时至今日,德川幕府已经是日暮西山。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财政方面入不敷出,无法继续维持手底下越来越庞大的武士阶层,以至于没有俸禄收入的流浪武士越来越多。而这样的流浪武士阶层,才是反对幕府的中坚力量。</p>


武士在日本是个特殊阶层,他们属于统治阶级。却又大多没有自己的营生,除了极少数上层武士不缺钱外,大量下级武士其实生计也很艰难。</p>


下级武士也要学文习武,可这些活动都十分耗钱耗时间,连中国人都有所谓穷文富武之说,日本的武士自然也是一样。不说别的,你一个武士,起码要有一把武士刀吧,这武士刀可是一点不便宜,很多武士全部身家可能都不够买一把刀的。</p>


其实武士本就是为乱世而生的一个阶层,因为乱世之中战乱频繁,残酷的战争会大量减少武士的数目。可到了和平年代,战乱减少,世袭制度的武士一代又一代的生,这人数是蹭蹭蹭的涨,但日本的财政却没有跟上步伐,无法满足大量武士的需要,所以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动乱之源。</p>


早在十八世纪末的时候,德川幕府就没法靠自己的财政收入养活所有武士了,所以慢慢就形成一个新潮流,那就是借贷。</p>


换言之,武士如果没钱了,就去找商人借钱花,还不上的话,就要为商人服务,比如当打手去要债啊,或者当保镖什么的。这时间一长,慢慢慢慢的,大阪的豪商逐渐成了大量武士的债主,实际掌握了大量的武士。</p>


其实何止是普通的武士,就连江户幕府,此时也欠了大阪商人不少的债,要知道每年德川幕府光靠正常收入,是绝对不够日常支出的,所以他们几乎每年都要向大阪府的豪商借贷,并给予这些豪商一些特权。</p>


换言之,在1862年德川幕府时代,大阪的商人团体跟幕府以及其他藩阀等武士阶层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p>


武士阶层作为统治阶级,有权有地位但没钱,需要大阪商人提供资金;而大阪的商人没权没地位但有钱,可以通过借钱给幕府,来获得特权,从而获得一些经济利益以及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p>


可以这么说,一旦大阪商人停止借钱给幕府,幕府虽然不敢说立刻完蛋,但也绝对支持不了多久了。</p>


在幕末时代,日本一直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惊惧,也就是说日本实质上是武士与商人共同统治的国度。</p>


历史上,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大阪豪商的倒戈,正是大阪商人不再支持幕府,转而支持倒幕派,才能让倒幕派那么快的崛起。</p>


要不然,那所谓四强藩哪来那么多钱去改革?这买军械,办工厂,养jūn_duì ,可都是要钱的,全靠自己那点领地收入,怎么可能凑出那么多钱?还不是矛盾激化,大阪豪商不再支持幕府,反而暗地里支持倒幕派的缘故。</p>


幕府现在的统治基础本来就摇摇欲坠,之所以能继续维持下来,除了武家传统外。最主要就是因为幕府依旧是最有钱的,可一旦大阪府这个钱袋子与物资中转中心长期被别人把持,时间一长,等幕府借不到钱,没钱养手下武士的时候,用不着外人去打,自己就会分崩离析。</p>


也正因为大阪府以及大阪的商人们如此重要,所以当初听说远征军轻易拿下大阪府的消息后,幕府才会炸毛,并迅速做出反应。派了胜海舟等人过来谈判,主要目的就是让远征军赶紧退出大阪。</p>


甚至是,幕府之所以那么快同意雇佣中国的远征军,给了他们一个讨伐长州藩的名义,表面看是借刀杀人,但实际上还是为了大阪府,就是希望他们赶紧走人,别继续占着大阪府了。</p>


本来说的挺好,大阪商人凑齐了那一千万两巨款。李鸿章还说要很快动身去打长州藩,而幕府也给了他们名义,甚至洋人也乐意主动掺一脚。可谁想到的是,远征军跟特混舰队居然干打雷不下雨。总是准备啊准备,可就是不从大阪撤军,依旧占领着大阪府。</p>


这让幕府十分着急,远征军在大阪多呆一天。变数就多一些,而且因为大阪府被占领期间,远征军堂而皇之的把应该上缴给幕府的府库给收入囊中。甚至还答应占领期间,给大阪商人提供武装保护,以至于幕府无法继续从大阪府抽调资金,这眼看就要到秋天了,又要给手下武士发俸禄了,要是一直这么下去,那可怎么得了?</p>


幕府可不知道中国远征军只能在日本呆到八月,最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还以为远征军变卦了,想要把大阪府据为己有呢。</p>


这个想法还是很有市场的,要知道大阪府是日本目前最繁华富庶的地方,拿下这里,别的不提了,光收税就能收到手软。</p>


就因为大阪府对幕府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所以幕府想了很多办法,甚至还有过武力夺取的计划,但很快胜海舟的话就让幕府的人打消了念头。</p>


原因很简单,因为打不过!</p>


或许是为了威慑,当初在谈判期间,李鸿章曾经让人在胜海舟等人面前展示过一次小型军事演习,虽然只是营级的演习,但却让胜海舟以及坂本龙马等人大开眼界。</p>


在那次演习中,胜海舟亲眼看到远征军将士是如何的武器犀利,如何的令行禁止。当然,最让他们感到震惊的,还是远征军的火力密度!</p>


出于保密因素,那次炫耀示威型的军演中并没有展示机枪,但却有火炮。远征军的火炮虽然大都是前装型火炮,可炮弹都是爆炸弹,射速高,距离远,威力强,再加上步炮协同做的相当好,让胜海舟发现,一个营的远征军,就可以轻易打败一万幕府军。</p>


一个营就那么厉害了,远征军可是六千人,足足三个团,再加上舰炮的协助,进攻或许不足,但如果铁了心的守大阪,恐怕全幕府的jūn_duì 集中起来也打不过。</p>


要知道,出于财政问题,幕府现在撑死能集中起三万jūn_duì ,可这样的jūn_duì 大多数还是冷兵器,火器部队也就三分之一,且大多数还是旧式火器,面对人家六千训练有素又持有先进火器的远征军,纯粹是送死的。</p>


打是打不过了,幕府现在也不可能承受一次失败,所以只能继续和谈,继续催促他们出兵。</p>


眼看中国人就是赖在大阪不走,没办法,胜海舟又去找了英国公使阿礼国,希望他劝一劝中国人,要中国人早早兑现承诺走人。</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8biqu.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18biq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